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引言土地是人类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基地,是一种最广泛的,最重要的资源。土地资源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和改善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其实质就是从农、林、牧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需要出发,全面衡量土地各组成因子特点及其各因子之间的动态联系和组合特征,从而科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应急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利用GIS丰富的表现力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大型数据库等在内的一些新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使之更好的为公共安全事业服务。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应用GIS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目标与任务、城市安全评价、危险源分析,进行了应急处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73.
该研究在中国第27次南极科考(27th CHINARE)度夏期间(2009.11-2010.01)在长城湾潮间带采集了11种常见生物样品,通过GC-MS检测了生物体内的16种常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根据检测数据分析亚南极地区海域潮间带生物群落中的PAHs在潮间带生物群落中的含量状况,初步探讨该地区PAHs的潜在来源。ΣPAHs为136.97~649.31(ng/g干重,下同),萘、菲、蒽、芴等低环芳烃所有生物样品均检出包括萘、菲、蒽、芴等常见低环芳烃,苯并芘(a)、茚苯(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芘少数样品苯并芘(a)、茚苯(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芘未检出,ΣPAHs为136.97~649.31(ng/g干重,下同),低环芳烃占57.45%~86.27%,Phe和Nap是最主要的2种PAHs。采用比值法分析该地区PAHs组成可知该地区PAHs主要来自柴油燃烧和柴油泄漏。对不同生物体内的16种多环芳烃组成比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长城湾潮间带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PAHs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硅胶净化-具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GC-ECD)测定海水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海水样品经正己烷萃取,浓缩萃取液后过硅胶层析柱,通过梯度淋洗进行样品的净化和分离,采用GC-ECD进行分析测试。OCPs回收率达70.7%~109.2%,PCBs回收率达92.6%~119.2%。采用GC-MS进行辅助确证,结果表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5.
主要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营养状态指数、生物综合毒性指标和GIS手段,通过对秦皇岛海域3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质因子调查,考察典型陆源入海排污对邻近海域富营养化及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蒲河、人造河和洋河入海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36.9%、61.1%和2.0%,其中大蒲河和人造河对该海域污染负荷比的贡献达98%,为主要污染源;邻近海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O3-4和DIN,PO3-4浓度与NQI相关分析(r=0.76,P=0.004 6)和GIS空间对比表明,PO3-4可能是造成该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NQI和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海域受陆源排污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