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会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和人畜健康.针对肉鸡养殖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较少,主要致臭物质及致癌、非致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不明确、臭氧生成潜力分析不足等问题,开展了对肉鸡舍内挥发性有机物的现场监测试验,在肉鸡舍采用苏玛罐采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冬季肉鸡生长前期、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VOC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肉鸡生长过程中共检测出77种VOCs,包括16种卤代烃、21种烷烃、5种烯烃、12种芳香烃、15种含氧VOCs (OVOCs)和8种含硫化合物.整个生长阶段舍内卤代烃、烷烃、烯烃、芳香烃和OVOCs浓度变化不大,但是随着肉鸡的生长,含硫氨基酸摄入量和粪便排污系数增加,舍内排放的VOCs逐渐转为硫化物为主.含硫VOCs浓度在生长前期和中期呈现不断升高趋势,但是生长后期舍内通风量增加导致含硫VOCs浓度降低.肉鸡生长过程中监测到的VOCs中主要致臭物质为萘、乙酸乙酯、乙醛、二硫化碳、二甲基二硫、甲硫醇、甲硫醚和噻吩,其中甲硫醇的恶臭指数最高,范围为2172.4~19090.9;生长前期和生长中期存在可能致癌健康风险,终生癌症风险(LCR)值分别为7.7×10-6和4.5×10-6.舍内VOCs臭氧生成潜势(OFP)平均值为(1458.9±787.4)μg ·m-3.结果明确了肉鸡生长过程中VOCs的排放特征,摸清了致臭物质、健康风险和臭氧生成潜势,可为肉鸡养殖过程中污染气体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硝基苯废水作为一种具有高毒性和易积累性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其治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复合处理方法等。其中,物理法的处理工艺流程相对较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中等,但是存在处理周期长、吸附剂稳定性差、回收率不高和未实际充分降解的问题。化学法具有反应速率快及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存在处理成本高且具有二次污染的问题。生物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不存在二次污染,但含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工业废水一般难以直接用生物法处理。提出物理法或化学法可作为预处理,提高硝基苯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终端处理的复合处理方法将是硝基苯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3.
生物炭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废物生物转化过程,但其中的可浸出物质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释放,对反应体系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厌氧消化不同阶段的模拟溶液(蒸馏水、缓冲盐溶液、甲醇和腐殖酸溶液)为浸提剂,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研究了不同浸提剂条件下生物炭浸出液的溶解性有机物组成.生物炭各浸出液中共检测到536种有效物质,其中有100种物质与标准物质数据库高度匹配.结果表明,这100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09~458范围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2,涵盖苯酚类、芳香酸类、芳香醛和酮类、脂肪酸类等物质.相比传统研究方法采用的蒸馏水,生物炭在厌氧培养常用缓冲盐溶液中多浸出了3种脂肪酸和4种芳香族物质;甲醇浸出液中的物质类别最丰富,共计71种,其中包括大量的酚类和有机酸类物质;腐殖酸溶液浸取过程中,部分腐殖酸,包括醇和脂肪酸类物质会被生物炭吸附,但腐殖酸同时促进了生物炭中酚类物质的浸出,总体可被检测出的有机物种类减少了41. 7%.  相似文献   
74.
大气成分数据是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认识大气污染形成机理、评估空气污染各种效应的基础,而融合了模式结果和观测资料的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则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WRFDA-Chem空气质量模型和三维变分同化技术,逐时同化地面站点污染物浓度观测资料 (包括PM2.5、PM10、O3、SO2、NO2及CO),建立了大气成分数据再分析的方法.以2019年7月和12月为例,构建空间分辨率为10 km、时间分辨率为1 h的全国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过再分析后的大气成分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得到显著改善,其中,7月PM2.5 和O3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了55%和39%,相关系数分别提升了77%和7%,达到0.80和0.98;12月PM2.5 和O3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了55%和68%,相关系数分别提升了58%和13%,达到0.98和0.98.综合而言,基于WRFDA-Chem逐小时同化全国站点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能够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成分再分析数据,可以为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制定科学的管控措施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5.
<正>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由于刚好赶上十一假期,我便和爸爸回到农村伯伯家帮忙收粮食。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我趴在车窗上向田野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闹闹的丰收景象。人们都在忙着收获,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走进村庄,"禁烧秸秆,保护环境"的标语处处可见。让我不禁想起去年来伯伯家时的情景。那天我在车里打盹,忽然被浓烈的烧焦味儿呛醒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确保弹箱内的弹链(抱弹状态)在库房存放一段时间后依然稳定供弹,描述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环境作用动力学理论,建立可散式弹链的拉断力变化微分方程,求解可散式弹链的拉断力变化微分方程,得到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变化规律的微分方程通解,再通过高温加速试验数据,求得可散式弹链拉断力变化规律的微分...  相似文献   
77.
我国大气氨的排放特征、减排技术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氨是大气中的碱性活性氮气体,其与酸性前体物反应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成分,影响着PM2.5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为响应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总理基金“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研究目标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氨减排行动计划,开展了全国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业氨减排工作,助力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大气污染治理.我国2018年氨排放为9.90×106 t,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我国氨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2018年其氨排放量为1.41×106 t),这与观测到的大气氨浓度结果相吻合.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氨来源,农业源中畜禽养殖业约占50%,种植业约占30%,但在对城市大气氨来源的解析中发现,贡献较大的是非农业源氨.通过模型模拟氨减排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发现,在减排40%的情景下,可削减华北地区大气中50%的硝酸根离子和15%~20%的PM2.5峰值浓度.在整合分析的农业氨减排技术清单中,优化氮肥投入总量是种植业控制氨排放的基础,结合氮肥深施,或通过有机肥、低挥发性氮肥和添加脲酶抑制剂的稳定性氮肥来替换普通氮肥可获得较好的控氨效果;养殖业方面,对猪、鸡、牛等主要畜禽养殖场以低蛋白日粮为基础,通过改善圈舍管理、优化粪尿处理处置、提升有机肥农田施入技术等可实现畜牧养殖的全链条氨减排.结合我国氨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提出了针对我国的氨减排目标,建议强化大气氨监测并结合溯源技术定量化氨来源,加强重点区域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山东泉林纸业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探讨出一套建设生态纸业的成功模式。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生态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7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车行车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是机车,机车行车安全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车行车安全中,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且人为因素较多。针对这一特点,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机车行车安全进行安全评价,并通过机车冒进信号这一实例,探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用于机车行车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种种问题分析,并结合配电网结构,通过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一种进行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功能设计方法,并针对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