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猕猴桃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四川猕猴桃产业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猕猴桃的栽培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大量猕猴桃残次果给猕猴桃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多年来,无数研究者为了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全面发展而致力于猕猴桃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简要介绍了猕猴桃的加工技术,并结合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探讨了四川猕猴桃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2.
以还原型抗坏血酸保存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冻干中红阳(Hongyang)猕猴桃果浆料的预冻方式、相对比表面积、放置位置因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干加工处理中,果浆料的预冻方式、相对比表面积因素等冻干工艺参数对红阳猕猴桃果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保存率影响极显著(p<0.01),但是果浆料放置位置因素对抗坏血酸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优化冻干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阳猕猴桃果浆干制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保存率超过98%.此外,从理化指标(主要为抗坏血酸的保存率)与感官指标方面比较了冻干制品与热风干燥制品的差异,红阳猕猴桃果浆冻干加工制品的指标值均大大优于热风干制加工制品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23.
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耗的自养型脱氮工艺。通过文献调研,介绍了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类与相关功能基因,综述了通过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低氨氮废水的控制参数,包括溶解氧、C/N、pH值、污泥龄等,反应器类型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表明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于低氨氮废水处理具有广阔前景,并提出了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为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低氨氮废水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4.
丹江口库区表层浮游细菌群落组成与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浮游细菌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于2016年5月采集丹江口库区库心和渠首2个生态位点表层水样,采用16S r D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群落组成,发现其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等12门、139属细菌组成,渠首样品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库心样品. 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浮游细菌涉及氨基酸运输和代谢、转录、能量产生和转换等24个基因功能家族,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其中35个参与氮代谢的KO(表示通路)中库心高于渠首为20个,渠首高于库心的为15个.两样品中检测到涉及固氮作用(nif H)、硝化作用(hao)、反硝化作用(nar G、nir K、nor B、nos Z)、氮同化还原及异化还原作用(nas A、nar B、nap A、nir A、nir B、nrf A)参与氮循环的关键基因相对丰度.综合基因功能家族预测基因拷贝数和氮循环相关基因丰度分析,丹江口库区库浮游细菌氮代谢能力整体趋势为库心高于渠首.本研究从细菌群落组成、功能角度初步分析了丹江口库区不同生态位点氮循环的差异,为丹江口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利用蚯蚓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新利  陈彦 《化工环保》1991,11(4):200-203,226
剩余活性污泥经破碎、调pH、补加碳素(掺加生活垃圾)和发酵等预处理过程后,用于养殖蚯蚓。经蚓蚯处理后的污泥(蚓粪)与原污泥相比,不但降低了有害成份的含量,而且改善了物理性能,从而为污泥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丹江口库区浮游真菌组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浮游真菌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群落组成和功能对于管理和维护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Illumina公司MiSeq测序平台对2019年10月丹江口水库表层浮游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FUNGuild功能预测分析其生态功能.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浮游真菌由6门和213属组成,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种群.丹江口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其水质整体处于良好状态,符合Ⅰ或Ⅱ饮用水源标准.RDA分析表明氮磷营养盐(TN、TP)、水温(T)、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LI)是影响浮游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理化因子主要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芽枝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路德酵母属(Lodderomyces)和Acremonium等优势属呈显著相关.FUNGuild功能预测分析表明丹江口浮游真菌的营养型和功能群主要为病理营养型(pathotroph)、腐生营养型(saprotroph)和病理-腐生营养型(pathotroph-saprotroph),其中黑鸡嘴样品植物病原菌(plant pathogen)和动物病原菌(animal pathogen)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样品.本研究初步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浮游真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表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后续丹江口水库生物监测中浮游真菌监测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7.
左富民  郑蕊  隋倩雯  钟慧  陈彦霖  魏源送 《环境科学》2021,42(11):5472-5480
以两类中试反应器(SBR,116.6 m3,活性污泥法和SBBR,64.8 m3,泥膜法)为对象,接种猪场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通过控制DO、曝气方式为主和外加NaNO2为辅的亚硝酸盐调控策略,考察不同反应器在启动一体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combined partial nitritation and ANAMMOX,CPNA)工艺过程中NO2--N浓度对ANAMMOX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泥膜共生的SBBR更适于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尽管受到NO2--N抑制(100~129 mg ·L-1,共计7 d),但SBR在第39 d成功启动了ANAMMOX工艺,其TNRR和TNRE分别为0.069 kg ·(m3 ·d)-1和23.3%,而长达17 d的NO2--N抑制(129~286 mg ·L-1)则对SBBR中ANAMMOX菌活性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影响.外加NaNO2后,SBR在第77 d成功启动了CPNA工艺,TNRR和TNRE分别从第51 d的0.070 kg ·(m3 ·d)-1和16.0%迅速提高至第77 d的0.336 kg ·(m3 ·d)-1和52.2%,ANAMMOX菌的活性也由最初的0.012 kg ·(kg ·d)-1快速升高至第77 d的0.307 kg ·(kg ·d)-1;SBR中AOB和ANAMMOX菌的基因拷贝数浓度由最初的8.06×106 copies ·mL-1和4.42×104 copies ·mL-1分别增长至第77 d的1.02×109 copies ·mL-1和1.77×107 copies ·mL-1,表明以调控DO和曝气方式为主,辅以外加NaNO2的亚硝酸盐调控策略可有效实现反应器中AOB和ANAMMOX菌的快速增长.合理的NO2--N调控是CPNA工艺快速启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8.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CPNA)工艺的脱氮性能常因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大量增殖导致的NO3--N积累而恶化.本研究通过连续试验考察长期低剂量投加羟胺(NH2OH)对CPNA工艺原位恢复及其长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投加NH2OH(1.5 mg·L-1)可快速原位恢复CPNA工艺,TN去除率在45 d内从18.6%恢复至82.2%,ΔNO3--N/ΔNH4+-N比值从0.73±0.05下降至0.13±0.03;以相同方式在100 d内持续投加NH2OH,CPNA工艺的TN去除率长期保持在82.2%±4.9%,ΔNO3--N/ΔNH4+-N比值可长期稳定在0.13±0.03.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羟胺投加期间,脱氮功能菌群变化显著,Nitrospira的丰度从28.22%下降到2.74%,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Kuenenia丰度从初始的3.43%明显增长到22.86%.低剂量投加羟胺可有效促进CPNA工艺的快速原位恢复,并保持其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9.
花生、大豆与芝麻复合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花生、大豆和芝麻为主要原料,并按一定比例制备出以花生为主体风味的复合蛋白乳保健饮料的基本工艺流程,同时对获得良好风味的花生、大豆与芝麻复合蛋白乳饮料的基本工艺条件、操作要求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作了简要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30.
赵胜利  陈彦彪  马文献 《安全》2015,36(10):52-53
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且就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创新运用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