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改进的LMS算法在Simulink仿真平台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改进的变步长LMS算法在Simulink平台上实现。方法对LMS算法进行基础研究,详细地探究变步长算法在信号处理中的收敛速度和失调两个方面的内容,改进变步长算法,并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基于S-fuction,对改进的LMS算法建模,通过算法模块调用改进算法程序,达到对信号滤波的目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模块能够实现算法滤波功能,能有效地抵消干扰。结论算法应用于Simulink建模,算法模块能够适应不同的Simulink平台,提高了对算法的开发与应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对烟嘧磺隆降解菌SY-6进行细胞固定化,通过单因素实验明确了菌株包埋SY-6的最优条件,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含量为4%,Ca Cl2含量为3%,固化时间为4 h,制得的固定化小球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传质性能及其对烟嘧磺隆的降解率较高。固定化细胞降解烟嘧磺隆的最佳条件为p H为7.0、温度为30℃、包菌量为5%。在不同p H或温度下,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有较宽泛的耐受性。将包埋的SY-6投加到序批式反应器(简称SBR)中处理烟嘧磺隆废水,结果表明,菌株SY-6在合适的使用周期内稳定性较高且对烟嘧磺隆废水降解效果较好,为烟嘧磺隆固定化细菌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行负荷对酶制剂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逐步提高污泥负荷和一步提高污泥负荷2种方法,研究了UASB反应器中运行负荷对酶制剂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逐步提高污泥负荷,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对酶制剂废水厌氧处理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处理体系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辅酶F420含量变化可定性地判断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同时,还从运行良好的反应器中分离到1株优势产甲烷细菌M3菌,依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该菌鉴定为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 sp.).  相似文献   
14.
复合改良剂对Cd污染稻田早晚稻产地修复效果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北山镇某中重度Cd污染稻田,连续种植早晚两季水稻,研究复合改良剂(石灰石+硅藻土+硫酸铁)对稻田土壤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各部位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改良剂提高了早、晚稻土壤pH值、CEC值,降低了早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OM值).Cd的TCLP提取态与交换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18.0%~33.0%、5.4%~57.9%,但对晚稻土壤中Cd的2种提取态含量与OM值影响不显著.施用复合改良剂显著降低早稻糙米、谷壳、茎叶、根系中的Cd含量,分别降低了29.6%~56.1%、52.1%~54.0%、18.1%~80.7%、24.4%~41.6%.早稻与晚稻之间对Cd的转运能力呈现明显差异,Cd在晚稻植株体内的转运过程更为通畅.晚稻除谷壳中的Cd含量在2 g·kg~(-1)的添加量下有所上升外,复合改良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糙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TCLP可提取态含量和Cd的交换态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改良剂有效地抑制了早稻植株对土壤中Cd的吸收,糙米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晚稻期间复合改良剂随水分流失,不能持续地固化土壤中的Cd,建议在各季稻之间补加一次.  相似文献   
15.
根据离心试验的特点,分析离心试验的失效机理,从而确定离心试验对于在实际使用中经受恒加速度环境的产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考核的必要性。另外,由于离心试验的"无损"特性,认为离心试验作为一种工艺筛选手段对批量产品进行筛选从而在早期剔除存在某些工艺缺陷的产品是非常有效的,因此离心试验与环境应力筛选类似,也可以作为产品出厂可靠性检验的一种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丽春红2R模拟废水,研究不同因素对丽春红2R模拟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p H=3.0、H2O2浓度为2 mmol/L、c(Fe2+)/c(H2O2)=1∶5条件下,Fenton氧化法对丽春红2R模拟废水反应体系的降解效果最佳。此外,在室温(30℃)和p H=3.0条件下,模拟出Fenton氧化降解丽春红2R的初始动力学方程为R=dm/dt=0.00198[c(Ponceau2R)]0.7234[c(Fe2+)]0.5297[c(H2O2)]0.3574。通过LC-MS图对Fenton氧化降解丽春红2R过程中间产物的分析,从而推断出该染料氧化降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某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富集、筛选出一株醚苯磺隆的共代谢降解菌株MB-1,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研究碳源、醚苯磺隆初始浓度及接菌量对菌株降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为200 mg/L,醚苯磺隆初始浓度为200 mg/L,接菌量为1%时,MB-1对醚苯磺隆的降解效果最佳。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对菌株MB-1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4%,CaCl_2质量分数为2%,接菌量为2%,钙化时间为4 h时,固定化菌株对醚苯磺隆废水的降解效果良好。将固定化MB-1小球投入实验室规模的SBR装置中进行应用发现,固定化MB-1菌株可以持续高效降解醚苯磺隆废水。  相似文献   
18.
以获得硫酸盐还原能力的厌氧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进水中不同硫酸盐浓度对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酸盐添加量为300 mg/L时,厌氧反应器出水COD浓度最低,COD去除率为76.1%,同时厌氧反应器出水中VFA的浓度最低;在硫酸盐添加量为400 mg/L时,此条件下获得产甲烷量最高,达240~260 mL/g;出水硫化氢浓度则随着硫酸盐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00 m3的UASB反应器内进行连续厌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硫酸盐后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19.
同时产甲烷化反硝化系统中丙酸转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丙酸积累造成的酸败问题一直是制约厌氧反应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来研究该系统对丙酸转化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时产甲烷化反硝化功能的厌氧反应器中加入10 mmol/L丙酸,该系统能够继续保持稳定运行,COD去除率可达95.5%左右,丙酸去除率达96%以上;而加入丙酸的对照组中,出水COD去除率下降到10%以下,对于丙酸几乎没有任何降解。同时,在实际的UASB厌氧"酸败"反应器中,以ρ(COD)/ρ(NO3-N)=12.5∶1投加硝酸盐能较快降低水中VFA的浓度,使反应器得到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化工制药生产废水的试验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水质分析和处理试验,采用酸析回收对硝工苯甲酸,微电解-混凝作为一级处理技术,厌氧水解-好氧曝气作为二级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成功地澡理了氯霉素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