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为“绿色优先,数字赋能”。为探究绿色化与数字化在产业层面能否实现协同发展,该研究利用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首先使用多重门槛检验来寻找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利用高阶函数进行拟合的基础上,加入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两大调节变量剖析环境规制和数字赋能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明显影响,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即当环境规制力度越过门槛值后能够实现环境改善与产业结构升级共赢。(2)产业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并行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化出现了双门槛效应,随着两者融合程度加深,可通过逐步减轻环境规制力度来实现协同发展;但产业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并行使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单门槛效应消失,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但并不稳定。(3)数字产业化与环境规制并行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了单门槛效应,且随着两者融合程度加深,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度区间会逐渐扩大。(4)从局部地区的异质性回归结果来看,主要结论仍然可以得到验证,但发现经济发达片区存在向欠...  相似文献   
342.
噪声不同高度的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实验 淮安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固定和流动噪声源在不同距离,对不同高度建筑物影响的噪声监测,监测点设在该市淮海国际大酒店各楼层临近阳台的窗口,共设置7个监测点,监测点距离地面高度(垂直高度)分别为1.5 m、12 m、17 m、23 m、30 m、35 m、42 m.监测方法按照GB/T 14623-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监测仪器为噪声积分统计分析仪.固定声源监测频次:监测4次,每次测10 min,以等效声级(Leq)值参加统计;复合声源按功能区测量方法监测,监测4次,每次为24 h连续监测,测量每小时的Leq值,实测20 min,Leq值参加统计,同时记录车流量.噪声监测点见图1.  相似文献   
343.
为深入了解阿克达拉PM2.5颗粒物污染,利用阿克达拉国家大气本底站颗粒物监测仪器GRIMM180观测的2010~2019年PM2.5数浓度及台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用z-score法对PM2.5数据标准化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利用SPSS进行Pearson系数相关分析,能够客观反映出颗粒物浓度与气象要素间的共变趋势程度。结果表明:(1)10年中PM2.5浓度整体上升7.15%。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秋季为明显右偏态分布其余季节对称分布,且冬季的变化性最大。月变化周期为13个月,呈现出“U”形起伏的变化规律。日变化呈现单峰的型式,且采暖期为非采暖期浓度2倍,呈现白天堆积晚上扩散的周期。(2)PM2.5与风速、相对湿度和日照时长相关性最好,且在冬季表现最为显著。PM2.5最高浓度风向为正南,阿克达拉主要污染物成分主要来自西北、偏西方向。风速为10m/s时为PM2.5浓度明显转折点。夏季PM...  相似文献   
344.
本文以流动源现状调查为基础,确定污染的主要类型及负荷量;选定典型船舶剖析研究,从微观到宏观,得到整体的流动源现状分布及强度。并提出了动态预测方法和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45.
企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在班组中进行,而其中,直接指挥班组生产的,就是战斗在生产前沿的班组长。不论企业的方针目标多么宏伟、计划多么科学,这些目标、计划的实现,说到底,还是需要这些班组长直接指挥完成。那么,班组长应该如何对班组进行管理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呢?  相似文献   
346.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趋于成熟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监测平台。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无人机监测平台具有快速、灵活、清晰、直观等突出优势。基于以往工作基础,研究并提出一种适用于江苏省的生态环境无人机监测体系,同时进一步讨论无人机在水、气、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业务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47.
为了高效脱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在电场作用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强度的微弱直流电流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脱除电子废物拆解场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设置了20、60和100 mA 3个梯度的电流强度,并分别设置接菌外加电场(F)、接菌不加电场的对照(CK1)和不接菌种外加电场的对照(CK2),总计9个处理,连续施加微电场5 d,测定目标重金属的脱除率。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为20 mA的条件下,A.f菌提高了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脱除率。在第5天,对土壤中重金属Zn、Cu、Ni、Cd、Cr的脱除效果最佳,脱除率分别达到91%、72%、78%、85%、56%;脱除后,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要求。加菌加电场的处理与单施加电场或接菌处理的条件相比,土壤重金属的脱除率提高18%以上。研究发现,嗜酸细菌在20 mA左右的微电场作用下可以存活,施加适当电场可以提高A.f菌对污染土壤的重金属脱除率,也为电化学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土壤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灭多威和克百威的残留量。用甲醇和0.1mol/L盐酸(80:20)的混合液作为提取剂,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流动相(甲醇:水=60:40),在8min内实现三种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同时分离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良好、灵敏度高,多菌灵、灭多威和克百威的相关系数分为为0.9997,0.9997,0.9994;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91%和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4.6%和6.1%。  相似文献   
349.
安全生产应是企业常抓不懈的问题。其重要性,每个工人都很清楚,可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呢?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大段话,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永久性的表现。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位工人,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50.
以应急监测为例,介绍了环境监测站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提出通过明确环境信息、建立风险准则、开展风险评估、实施风险应对等过程,开展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建议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兼职的风险管理队伍,及时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流程运行状况,并在管理体系中加入风险管理要素,确保风险应对计划有效执行,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