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29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154篇
基础理论   330篇
污染及防治   428篇
评价与监测   101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941.
新型生物絮凝剂——生物材料的絮凝效果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孟琴  张国亮 《环境化学》1998,17(4):355-359
自制生物材料是一种新型生物絮凝剂,分别以BSA溶液、果汁溶液、泥土混浊液为研究对象,与其他四种常用絮凝剂相比,其絮凝效果优于其他絮凝絮凝剂,然后,研究其絮凝剂用量与絮凝效果的关系,絮凝动力学等。  相似文献   
942.
通过测试现场聚合物驱采出水及室内配制的模拟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油水分离及油珠聚结特性,研究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导致聚合物驱采出水比水驱采出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为聚合物驱采出水中的胶态固体颗粒吸附到油珠表面上,阻止油珠之间的聚结并使油珠所受的浮力下降,水中残留的聚合物导致水相粘度增大.使油珠之间的碰撞几率及上浮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943.
原油及油制品中多环芳烃化学指纹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油及油制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溢油鉴别是确定海上溢油事故污染源的重要技术.使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汽油E90#、汽油E93#、润滑油150SN、轻柴油-10#、柴油5#、重柴油180#、重柴油380#、俄罗斯原油及大庆原油的PAHs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各种PAHs中,萘(Nap)、2-甲基萘(2-MN)和1-甲基萘(1-MN)的含量最高,三者总和占52%~86%(质量分数,下同).轻质油(汽油、轻柴油、柴油和润滑油)和重质油(原油和重柴油)的化学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重质油中2-MN平均为28%,轻质油中Nap平均为42%.Nap/2-MN(Nap与2-MN质量比,以下各物质表述意义同)和Nap/1-MN的比值关系区分的趋势类似,并且存在典型的线性相关性(R=0.92,p<0.01).表明原油及油制品中的Nap、1-MN和2=MN的含量相对固定,使用Nap/2-MN和Nap/1-MN比值方法鉴别油类品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种油样的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有潜力的溢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44.
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采集并分析污染区大气及大气颗粒物中PCBs的含量,揭示了污染区空气中PCBs的残留量,讨论了各样品中PCBs的组成及分布,气相样品中可检出的PCBs总浓度在19 1-641ng·m-3,颗粒物中可检出的PCBs同类物总浓度为0.191-0.373μg·g -1. 并对气相与颗粒物PCBs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同类物分布的研究表明,无论气态还是大气颗粒物中低氯代的PCBs同类物都是其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945.
应用斑马鱼和凡纳对虾诊断污染场地污水的生物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某废弃有机污染场地中有毒有机废弃物堆积产生的污水(1号塘污水)和场地及周边地表径流积水(2号塘污水)的生物毒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号塘污水对斑马鱼和凡纳对虾96 hLC50分别为46.2%和59.6%, 2号塘污水的毒性试验中两种试验生物的死亡率皆为0.化学检测表明,1号塘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苯酚类和酞酸脂类物质,而2号塘污水中均未检出有机污染物.化学检测结果与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6.
Sun Y  Guo H  Yu H  Wang X  Wu J  Xue Y 《Chemosphere》2008,70(10):1787-1795
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ccumulation of TBBPA and its consequent biological responses were examined in coontail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over 14 days' exposure. Most of the TBBPA was accumulated after 4d exposure and TBBPA concentration in pla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BBPA concentration in growth solution (R(2)=0.99). By us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we found that the TBBPA exposu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free radicals generation in the plants. A good positive relationship (R(2)=0.99) was found between the free radicals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level of TBBPA in plant. Lipid peroxidation was enhanced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showed declined after TBBPA exposure.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the contents of glutathione were also detec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BBPA accumulation in C. demersum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level of tolerance depends on the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the plants.  相似文献   
947.
用幼苗法指示污泥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小麦幼苗与黑麦幼苗研究了污泥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两种污灌区土壤、四种污泥以及一种污泥施用于两种清洁土壤中,黑麦和小麦测定的Cd,Pb,Cu,Zn,Ni五种重金属有效性的顺序,以及有效性大小的数量级上是一致的;除了在污泥中,二者的茎Pb,Ni及根Zn相关不显著,以及在Lou土中施用污泥后,两种植物各部位相关不好外,在污泥及污泥施于赤红壤各处理中黑麦与小麦相关均匀为极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应用小麦幼苗可以替代黑麦幼苗指标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但同时也应考虑不同植物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48.
短小芽孢杆菌A—30耐碱性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方法对短小芽孢杆菌A-30菌株的耐碱性木聚糖酶基因进行克隆。在木聚糖选择平板上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过夜培养物胞外、胞内和周质空间的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0.159IUmL^-1、0.322IUmL^-1和0.007IUmL^-1。此木聚糖酶表现出较宽的pH作用范围,最适作用pH7左右,在pH9时仍有60%以上的酶活性。图4参14  相似文献   
949.
施加电压对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压条件下电动修复去除效率和单位能耗随施加电压的变化关系,探讨了电动修复经济有效的电压范围.试验选用重铬酸钾作为污染物,配制高岭土中Cr(Ⅵ)初始质量分数为100 mg/kg和500 mg/kg,含水量为50%,试验运行48 h,用乙酸控制阴极pH在4~7之间,施加一系列不同直流电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加电压升高,去除效率增大,电压升高到1 V/cm时,去除效率显著升高,2种试验土壤去除效率分别为76.7%和89.8%;同时随着施加电压增加,电能消耗显著增加,与电压呈现线性递增和幂指数递增关系;综合去除效率和单位能耗2种因素,对于试验所研究的土壤,1~1.5 V/cm的电压是较为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0.
采用热化学处理法对农业废物玉米秸秆和苹果渣进行处理,3种碱性物质Na2CO3、K2CO3和KOH作为催化剂,都能不同程度提高液化生物油收率、减少固体残渣收率.但碱性催化剂会降低气体收率,因而不适合作为以获得气体产物为目的的生物质气化试验的催化剂.就增加液化生物油收率方面而言,Na2CO3的催化效果最好,KOH催化效果次之,K2CO3的催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