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安全科学   190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990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污泥龄对LSP & 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分析污泥龄(SRT)对富磷污水除磷的LSP&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厌氧释磷能力,但不影响其总的除磷率,同时磷的回收比例增大,当SRT=50 d时,磷回收率取得最大值70.4%;LSP&PNR系统污泥龄增加,还有利于污泥产率的降低。试验还发现,排富磷污水除磷的长污泥龄LSP&PNR系统的除磷效率与污泥产率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效果,当SRT=50 d时,每降解1 kg COD仅产生0.143 kg污泥,而除磷率达最高值928%;LSP&PNR系统中SRT、DO与SV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供氧充足(DO=0.8~1.5 mg/L)条件下,SRT增加,SVI越高,但对于SRT为50 d的LSP&PNR系统,稳定运行时没有污泥膨胀之虞。  相似文献   
142.
通过研究分析污泥龄(SRT)对富磷污水除磷的LSP&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厌氧释磷能力,但不影响其总的除磷率,同时磷的回收比例增大,当SRT=50 d时,磷回收率取得最大值70.4%;LSP&PNR系统污泥龄增加,还有利于污泥产率的降低.试验还发现,排富磷污水除磷的长污泥龄LSP&PNR系统的除磷效率与污泥产率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效果,当SRT=50 d时,每降解1 kg COD仅产生0.143 kg污泥,而除磷率达最高值92.8%;LSP&PNR系统中SRT、DO与SV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供氧充足(DO=0.8~1.5 mg/L)条件下,SRT增加,SVI越高,但对于SRT为50 d的LSP&PNR系统,稳定运行时没有污泥膨胀之虞.  相似文献   
143.
利用MgSO4·7H2O和Na2HPO4·12H2O作为试验药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化学沉淀法处理甲胺生产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9.4、反应时间15 min、搅拌速度150 r/min、Mg:N(摩尔比值)=1.1、P:N(摩尔比值)=1.0时,化学沉淀法处理300 mL甲胺生产废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2%以上,COD去除率可达37%以上.同时为验证工艺条件适应性和沉淀物(MgNH4PO4)作为农作物肥料使用的价值性,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进行研究.与MgNH4PO4纯度为100%相比,沉淀物MgNH4PO4纯度达到86%以上.因此,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得到的MgNH4PO4含有较高N、P,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  相似文献   
144.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表面细菌杀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4种葡萄表面的危险致病菌的杀菌规律。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加和杀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明显增加。当杀菌时间超过12min,杀菌量级几乎不再增加。杀菌效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实验温度条件下,只有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减少了5.38~6.09log量级,其他3种菌均减少了6log量级以上,杀菌作用温度在实验条件下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当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浓度为25mgl-1、杀菌时间12min、杀菌温度25℃的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均减少了6.4log量级以上,而大肠杆菌达到5.76log量级;同时表明二氧化氯气体的杀菌保鲜功能也是食品安全技术非热杀菌手段。  相似文献   
145.
Ning B  Graham NJ  Zhang Y 《Chemosphere》2007,68(6):1163-1172
This aqueous reaction between ozone and two alkylphenols (APs), namely octylphenol (OP) and nonylphenol (NP), has been investigated. Both compounds are important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which arise from the biodegradation of alkylphenol ethoxylates and are often found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in wastewater effluent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are presented which provide values for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between molecular ozone and undissociated OP and NP, and overall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he two APs at pH values in the range of 7-9. The kinetic rate constants for OP and NP degradation by molecular ozone were 4.33(+/-0.18) x 10(4) and 3.90(+/-0.10) x 10(4) M(-1) s(-1), and the reaction stoichiometry was similar in both cases and equal to approximately 1.3:1 ([O3]:[AP]). The overall second order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for the two A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pH,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indirect radical reaction with increasing pH; this aspect is considered in more detail in a companion paper.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suggests that an initial product of ozonation is hydroxyl-alkyl phenol.  相似文献   
146.
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利用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本文以三峡库区21个县市1995—2005年城镇建设用用地的变化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1995-2005年期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指数与区位商的空间分布变化。采用路径分析建模的方法。奠立了城镇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第二产值、第三产值及城镇人口的路径模型.确定了备影响因子对蜮镇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其中第二产值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影响最大.影响力最小的是城镇人口。此项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路径分析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富集能力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对Pb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类芦对Pb耐受的临界浓度为800 mg/kg,在此浓度以下Pb对类芦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类芦生长变缓慢、出现中毒症状,但仍能存活.从富集能力来看,土壤Pb为中低浓度时,类芦的富集能力较强,但Pb浓度超过1 000 mg/kg后地上部富集量增加缓慢,而根部的含量则降低.在各种Pb处理浓度下,类芦地上部Pb含量均大于根部,说明这种植物对Pb有较好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类芦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其地上部Pb迁移总量较高,在土壤Pb浓度为800 mg/kg时类芦地上部的迁移总量可达到221.77 mg/m2.综合分析可知,类芦对中度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8.
柳州市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初见端倪,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生产方式粗放,企业缺乏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柳州应从本市实际出发,通过加强宣传与信息交流,努力探索"生态产业链"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循环经济技术,逐步完善相关法规等措施,推进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9.
安邦河湿地是一个典型的寒区湿地,本文运用功能群的方法对其浮游植物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安邦河湿地共有浮游植物种8门104种,划分为14个功能群,分别是C、D、E、F、H1、J、Lo、M、MP、N、P、SN、X1和Y.其中重要功能群是C、D、E、J、Lo、N、P和Y.浮游植物的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以功能群E和Lo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7.45%和20.49%;夏季以功能群D、J、P占优,为28.59%、18.53%和19.47%;秋季以功能群J、P为主,占39.65%和13.34%.可见,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变化呈现为E+Lo→D+J+P→J+P的特点,反映了水环境特征:春季低水温低营养盐、夏季高水温高营养盐且水体混浊、秋季水温和营养盐均较高.运用冗余分析(RDA)分析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水温(WT)、无机氮(DIN)和溶解性磷酸盐(SRP)是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风力发电机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市场占用率最高的2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核算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析风力发电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识别其减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生产阶段、运输阶段、运行阶段和废弃处理处置阶段的碳足迹(以CO2-eq计,下同)分别为1701 t、61 t、255 t和-325 t;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总能量需求分别为10413 GJ、701 GJ、1561.95 GJ和-1081 GJ.风力发电机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废弃处理处置阶段材料的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了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生产阶段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别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的101%和90%;废弃处置阶段对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的贡献为-19%和-10%.每1k Wh风力发电的碳足迹和总能量需求分别为20.7 g和0.14 MJ,风力发电机的能量回收期为0.79年.敏感性分析表明,风力发电机的质量和废弃处置阶段的金属回收率都是风力发电机总能量需求和碳足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