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环境大气中气态酸污染指数的测定丘星初,卢同权(江西赣州地区环境科学研究所,341000)朱盈权(成都市82信箱)丘山(赣州钻冶炼厂)国际标准ISO/DUS4220.2规定用滴定法测定环境大气中气态酸污染指数,选用有色指示剂或电位滴定来指示终点[1]。...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用溴甲酚绿-甲基红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痕量氨。在5ml吸收液中氨浓度0-2.72μg/5ml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5=1.55×104L/mol·cm。在采样过程中,吸收液颜色由红变绿。  相似文献   
43.
44.
白头鹤在升金湖上湖越冬期环境容纳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1998年,在北纬30°15′~30°30′,东经115°55′~117°15′之间的中国安徽升金湖,我们对来此越冬的白头鹤(Grus manacha)进行了越冬期环境容纳量研究,结果表明:白头鹤在升金湖上湖越冬期的主要食物苦草及蚌类的储藏量,经初步测算两者共有59.2 t,折算能量分别为1.511×108 kJ与 1.695×108 kJ,折算总能量为3.170 ×108 kJ 按每只白头鹤在升金湖越冬期为145 d,越冬期日粮为695 g,折算消耗能量7 221.7 kJ 计算, 上湖可容纳白头鹤种群数量的理论值是302只.同时,环境因子的变化,如降水量、湿度及人为活动是影响白头鹤在升金湖越冬种群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控制人为活动,保护适合的水位是稳定白头鹤越冬种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5.
在中国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制定适应国土空间功能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中国县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石漠化山区玉龙县为研究区,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法、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方法,核算国土空间功能的碳源排放量、碳汇吸收量,分析其碳源/汇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碳源/碳汇效益,识别碳失衡空间,构建格网尺度下县域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研究结果:(1) 2010~2020年玉龙县以生态空间为主,生活空间扩张迅速。(2)玉龙县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排放量增长剧烈,呈现西高东低和东南高值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3) 2010~2020年碳源/汇效益有较大的提升,且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玉龙县碳失衡空间占总面积的47.30%,以碳源失衡为主。(4)格网尺度下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划分为生态碳汇功能区、低碳优先发展区、生态增汇发展区、生产高碳优化区、生活高碳控制区等五个区,并提出县域内部协同减排的差异性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格网尺度下,玉龙县近十年国土空间一直以生态空间为主,但生活空间扩张加快;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量远大于碳汇量,工矿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碳排放量增长量远超生态空间的碳...  相似文献   
46.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星初  朱盈权  鄢建平  丘山 《环境科学》1995,16(3):49-51,43
研究了砷锑钼三元杂多酸的形成条件及其还原产物的光度性质。结果表明:显色体系呈大吸收位于865um处,ε'(865)=2.1×104L·mol(-1)·cm(-1)。在室温下能稳定24h。砷量在0—40μg/10ml遵守比尔定律,r=0.9991。用丘氏定砷器使砷呈AsH3逸出分离。  相似文献   
47.
现有测定水中铁的方法中,经典的硫氰酸盐法、试亚铁灵法、邻菲罗林和向红邻菲罗林法是最为常用的,但灵敏度不高。本文研究了铁(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简称5-Br-DMPAP)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发现在乙酸介质中显色,该法有良好的选择性,且灵敏度比上述方法高三倍多。应用于水中铁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配制 721型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 标准铁溶液100μg/ml,准确称取纯铁丝(先用稀盐酸洗去表面氧化物后烘干)或金属铁粉0.100g,加入1∶1硝酸10ml,加热溶  相似文献   
48.
温度和盐度对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5℃、盐度为25是锥状斯氏藻的最佳生长条件,此时最大比生长率和种群细胞数达到最高。而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或盐度均会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49.
浅议中水回用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阐述当今水资源短缺状况的同时,概述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工艺,论述了该技术对缓解供水紧张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1998年1月-12月在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布设6个监测站位,每3天采样1次,连续监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及其时空演替。4月-6月上旬同步监测水温、盐度、光照、pH值、DO、叶绿素a、COD、浊度和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其余月份每月测定一次。监测结果表明,大亚湾澳头海域1998年全年先后发生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水华、细弱海链藻(Thalathiostira subtilis)水华、裸甲藻(Gymnodinium sp)水华、角毛藻(Chaetoceros spp.)水华。对各种营养元素在水华形成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藻类对DIN、DIP的需求量并不相同,且藻类对NO3^--N、NH4^+-N、NO2^--N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水DIP、可溶性Fe浓度的异常增大是水华发生的诱因,DIP、可溶性Fe被消耗殆尽是水华结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