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党晓贝  何亚平  汪箭 《火灾科学》2018,27(4):213-221
采用实验和FD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边沿高度对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在实验部分,研究了燃烧速率和表观火焰高度随边沿高度的变化趋势,并分别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热反馈机制。在实验获得不同尺度、边沿高度正庚烷油池火燃烧速率的前提下,建立相应尺度的不同边沿高度油池火的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计算模型以针对火焰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实际火焰高度、火焰下探高度随边沿高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无量纲拟合式。  相似文献   
2.
绿潮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灾害,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依据2012年南黄海海域浒苔遥感监测分布面积数据,选取了温度、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浪高5种影响浒苔扩散的气候因子,建立了基于SVR的浒苔分布面积预测模型,并与经典的最近邻点插值模型、线性插值模型、3次样条函数插值模型和分段3次Hermite插值模型进行了回归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VR的浒苔分布面积预测模型能够为浒苔遥感数据的插补提供一种方法,且回归效果优于传统的回归方法,为浒苔的防治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判定法相结合,对我国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大气汞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控制技术.建立了环境、经济和技术为一级指标的三层指标体系,共22个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七项技术及技术组合并对其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强调环境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得分最高(0.797 0),为最佳控制技术.而专家判定法与强调经济因素的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结果一致,洗选煤+烟气净化协同脱除技术最具经济优势,是专家认可的最佳可用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可采用洗选煤+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汞污染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发达国家的严格排放标准,必须采用超低排放协同脱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磁悬浮快速列车沿线两侧区域振动监测,得出振动级VLzmax与列车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实测得出了振动随车速变化的衰减系数。同时给出了振动随离轨道距离变化的衰减方程,参照现有环境振动国家标准,给出了不同车速下磁悬浮轨道两侧区域的振动达标距离。  相似文献   
7.
浅谈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档案绝大部分属于科技档案,在《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应当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达到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因此,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就成为档案工作的最基本原则。而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沙子、砾石、珍珠岩三种填料对生活污水中氨氮(NH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沙子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珍珠岩次之,砾石的去除效果最差。三种填料对生活污水中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6%、20.4%和13.3%。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海洋沉积物的复杂地理化学过程与海洋环境污染的关系,必须研究其在沉积物中各种不同化学形态的分含量及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以便评价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我们参照了Tessien的逐级分离提取方法来研究镉的各种形态,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但因其检出限为100μg/kg,所以在他所报导的两个沉积物样品中镉的各种形态的测定结果都在检测限以下,未能获得准确的结果:国内也有用原了吸收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但是,用前两法测定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