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北江表层沉积物中铊污染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珠江水系北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铊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价珠江流域北江铊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该研究于2006年采集了广东省北江韶关至清远段的沉积物样品,采用混酸消解后,使用ICP-MS测定了沉积物中铊的含量,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北江的铊污染和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水系北江河段沉积物已达到了较高的铊污染水平,对周围环境存在着较高的铊生态风险.北江干流沉积物中的铊质量浓度范围为0.92 ~ 2.32 mg·kg-1,平均值为1.70 mg·kg-1;各支流沉积物中铊质量浓度范围为1.02 ~ 3.22 mg·kg-1.个别采样点,特别是接近韶关冶炼厂排放口附近沉积物中铊的含量达到7.78 mg·kg-1,具有极高的铊生态风险.对于北江各支流,铊的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马坝河>武江>浈江>滨江>龙塘河,其中马坝河沉积物铊存在高度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2.
珠江口现代沉积物柱芯样多环芳烃高分辨沉积记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采集于珠江三角洲澳门河口区的沉积物柱状样品中多环芳烃的GC MS定量分析测定,并结合210Pb同位素定年分析,重建了珠江口近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史(1959~1996年).研究结果表明,柱芯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0.6~4.5μg·g-1(干重计),污染程度为中等.其中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分别记录到两个高的污染峰,表明这两个时间段内有较大的污染物输入.以母体化合物比值对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受到了以油类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为主的混合污染,且污染来源较为单一.对沉积物毒性潜在效应的计算表明,表层沉积物毒性效应较大,且从90年代初期开始后至1996年,毒性当量浓度呈线性趋势增加.  相似文献   
53.
为了更好地理解林丹的环境行为,采用安瓿瓶-震荡器研究水体系,对不同酸度条件下林丹水解反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酸度是影响林丹转化速率的重要因素.以pH值~7.4为界分为两部分,pH值<~7.4为酸性和中性催化,反应周期长(半衰期>1000d),检测到的产物少(只有五氯环己烯),是与酸度无关的零级反应;pH值>~7.4为碱性催化,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率从pH8.30的0.0057d-1增加到pH12.02的46.58d-1, 是OH-的一级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产物的分布也与酸度相关,1,2,4-三氯苯和1,2,3-三氯苯是中间产物五氯环己烯和OH-的二级反应产物, 1,3,5-三氯苯的形成受pH值影响最大,从pH8.30的次要产物(1%)成为pH12.02的主要水解产物之一(18%).  相似文献   
54.
用预浓缩-GC/MS方法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大气中的CCl3F、CFC-12、CFC-113和CFC-114等4种痕量氟氯烷烃气体。结果表明,2005年珠江三角洲背景点鼎湖山大气中CFC-12和CFC-11的年平均浓度高于全球本底站,说明珠三角地区还存在一定CFC-11和CFC-12的排放源;CFC-113浓度水平则与全球本底站点浓度接近,且CFC-113和CFC-114在广州城区与鼎湖山差别不显著,表明区内其排放源强度应很小。观测日内广州和鼎湖山大气中四种CFCs的日变化幅度均较小,无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广州市CFCs总体呈夏秋高、冬春低的特征,与城区致冷设备高温季节使用频率较大有关;鼎湖山则呈冬春高、夏秋低的特征,主要受扩散作用和季风的影响。初步分析显示,从1997年到2005年,CFC-11、CFC-12和CFC-114浓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缓慢降低的趋势,而CFC-113的浓度一直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55.
覆盖法控制城市河涌底泥磷释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建立了一套包含有城市河涌底泥、覆盖材料及上覆水的小试装置,采用粉煤灰、水泥、沸石、河砂、玻璃珠等不同物质作为覆盖材料,在厌氧条件下,覆盖材料对城市河涌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5℃,覆盖材料用量为6.0kg·m-2时,玻璃珠、河砂、沸石、粉煤灰、水泥对PO43-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40.0%、46.7%、60.0%、75.6%、88 9%;覆盖材料对PO43-的抑制作用可归结为覆盖材料的覆盖效应、化学效应和吸附效应;覆盖材料对PO43-释放的抑制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覆盖材料用量对PO43-抑制率影响较大,对于水泥、粉煤灰、沸石、河砂,要达到约50%的PO43-释放抑制率,其用量分别为2.0、2.0、6.0、10.0 kg·m-2,选用粉煤灰作为覆盖材料较合适;从重金属毒理学方面讲,覆盖材料不会对底泥及区域土壤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6.
石油的生成和运移的现代概念以及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兴趣的增长,引起对油的鉴别和对比工作的新的强调。除了确立成因类型外,油的鉴别技术还可以把一个类型的油同一特定的生油层或生油序列联系起来。 我们所采用的鉴别和对比技术主要有: 1.质谱法 用来测定全油或一个烃馏份的碳同位素比值和硫同位素比值; 2.气体色谱法 用于测定C_4—C_7(低分  相似文献   
57.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多环麝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多环麝香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类型污泥中均检测出了5种多环麝香(佳乐麝香、吐纳麝香、开许梅龙、萨利麝香、粉檀麝香),其中主要是佳乐麝香和吐纳麝香(最高分别可达703.681和169.284 mg·kg-1),这与香精香料行业中多环麝香的使用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58.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有机污染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总结了广州地区目前唯一的大量污水处理厂三年来的运行经验,得出仅从BOD、COD、DO等宏观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状况.只有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具体化合物及其数量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客观地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状况.本主要应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手段。对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非挥发有机物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广州市街道环境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直读式DustTrak8520型颗粒物浓度测定仪在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对广州市街道PM10、PM2.5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PM10、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并且它们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国内很多城市不同,PM10、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都呈上午低、下午高、夜间21点左右出现峰值的特征。PM10、PM2.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PM2.5/PM10平均值为0.85,表明广州市街道空气中细颗子(PM2.5)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60.
分别在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E)和其参考区(S)采集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利用等离子体电感耦合质谱(ICP-MS)检测了13种元素。结果表明,E地区大气TSP中各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区,特别是污染元素Zn、Cu、Cd、Sn和Pb。E地区和S地区TSP中元素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TSP中地壳元素质量浓度夏季高于冬季,而污染元素冬季高于夏季。E地区和S地区TSP中Cu、Zn、Sn和Pb的富集因子(EF)100,E地区EF值高于对照区,说明这些元素主要来源于电子垃圾处理过程;而Mg、K、Ca、Ti、V、Mn、Fe、Co和Cd的EF值为1~10,说明元素主要为自然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