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如今,拿驾驶证不容易,费用高,考试严,过五关斩六将,千辛万苦才博得一本上路的资格证。如今,当职业驾驶人更不容易,管理严,监管紧,一不小心,你的饭碗说不定一瞬间就被打碎。对驾驶人要求更高更严更苛刻,是汽车普及进程中的时代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文明社会的大众共识,毕竟操纵方向盘涉及生命的存亡,涉及千万家庭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探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的工厂亚麻温水脱胶液中细菌菌群结构,采用纯培养技术和PCR-DGGE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对细菌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用纯培养方法分离获得9类菌落,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有氧培养条件下总是处于优势.梭菌属(Clostridium)在厌氧培养过程中总是处于优势.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只有亚麻脱胶初期才有发现.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亚麻温水脱胶过程中条带数量较少且没有明显种群群落结构演替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沤麻液中16S rDNAV3片段PCR产物d、e两个DGGE条带进行分子克隆、序列测定和Blas份析,发现e条带包含的16S rDNAV3片段除e 35外均属于假单胞菌属.d条带包含着较多不同的16S rDNAV3片段,其中有传统方法没有分离到的泛菌属(Pantoea)细菌、一些NCBI未收录的序列及一些非可培养微生物序列.纯培养技术和PCR-DGGE技术的共同使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提供细菌多样性方面的信息.图4参15  相似文献   
113.
一、前言 关于含镉废水的治理技术已有不少报道,目前已投入生产运转的主要是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蒸发法。但这些方法各有某些缺点,反渗透法处理氰化镀镉漂洗水,国内外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Donndly曾用中空纤维型组件,对氰化镀镉液的漂洗水进行试验,由于废液的pH值超过膜材料所能承受的范围,因而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114.
采用镁型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 言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甚多,其中吸附法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现有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藻土、酸性白土等.这些吸附剂的吸附脱色及降解COD的性能均随着废水中残留染料的类型、有机物的含量、pH、温度等因素而异,其效果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5.
在这人海茫茫的现实社会中,请问您最需要什么?是金钱美女,还是功名利禄?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在合成功能材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淤污泥制得改性污泥;并将其作为原料之一,制备4种不同质量掺混比的海绵城市用可净水透水砖。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掺混改性污泥前后透水砖的表面形态、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抗压性和透水性检测,结合吸附预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改性质量掺混比;开展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探究掺混改性污泥前后透水砖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掺混比为1∶1的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相较于其他几种掺混比更具实用性,在初始浓度32 mg/L,透水砖投加量1.2 g,吸附时间360 min时,对磷酸盐的吸附容量达到2.08 mg/g; 2)掺混改性污泥前后透水砖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掺混后透水砖对磷酸盐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提升了25%;3)改性污泥的掺混,使得透水砖吸附磷酸盐所需能量减少,自发性增强,有助于透水砖在实际应用中对雨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117.
微电解对不同结构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电解法研究了染料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色的难易程度从染料结构看,依次为偶氮型、蒽醌型>金属络合型>半菁阳型.在pH值为5.7-6.0,铁炭比为2:1时,处理效果最好,对100mg·l-1的摸拟染料废水处理1h后,脱色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8.
在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中,直观地根据蛛网图上曲线相似程度而得出的结论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可信度低。通过2个应用实例(云南北衙金矿床;江西相山变质岩),运用Q型逐步聚类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与蛛网作图相结合的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对云南北衙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江西相山变质岩的地层单元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该方法可获得较多精细的、为蛛网图所隐匿的、但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球化学信息,从而得出更为严谨、客观、并具有科学再现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指出地球具原始不均一性.并且,这种原始不均一性起源于前地球阶段堆积星子的不均一性。地球不均一性的演化从早期不均一性经1800Ma前后变格“事件”而发展成为晚期不均一性。地球化学不均一性和地球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地球形成经历了原地球堆积和补堆积两个阶段,地球的演化可以1800Ma为转折点具明显两阶段演化特征:早期以初生壳体星子源地体的形成和发展为特点,后期以岩石圈板快运动为特点。并认为,区域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从根本上是由化学不均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0.
在尼勒克地区二叠纪地层分布面积最广,地层出露齐全,接触关系清楚,全部五个组的层型剖面均在该区内,是西天山研究二叠纪地层的经典地区。作者对五条层型剖面全部进行了重测,系统采集样品,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体现在火山喷发旋回研究、生物化石及岩相分析研究,从而进行较详细的地层划分,为西天山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