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浅谈土壤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治民 《青海环境》1996,6(2):68-71
本文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对无毒污染物的分解净化作用,对有毒污染物通过其矿化作用和共代谢作用可以改变毒性谱和部分或全部降解毒性。同时提出防治土壤污染措施,保护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02.
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并分析其主要驱动力,基于1990、2000、2010年的遥感解译数据,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分析了近20年来康定市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景观类型转移和质心偏移,探讨了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康定市景观格局中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所占面积最大,为主要优势基质景观类型,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依次为其他景观、水域景观、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2)20年来康定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观形状整体上趋于简单化,景观连接性和多样性增加,但景观均匀度下降;3)1990—2010年人文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增加,而农田景观面积降低,其他类型面积变化较小,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大,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4)1990—2000年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未发生转移,2000—2010年农田景观和草地景观向林地景观转移,草地景观和林地景观向人文景观转移;5)近20年来人文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58°,向北偏移了0.026°,农田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33°,向南偏移了0.014°,而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景观类型的质心几乎未发生偏移。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增长等人为因素是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硫酸、硝酸混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化学水热法在改性的MWCNTs表面负载纳米Fe_3O_4,将负载Fe_3O_4的MWCNTs(MWCNTs/Fe_3O_4)与PVC在无磁场、有磁场作用下共混制膜,获得MWCNTs无序排列、有序排列修饰的PVC超滤膜,同时,制备了纯PVC膜以作比较.对共混膜有序修饰机制及断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对相关性能参数如接触角、膜的溶胀、膜孔隙率、膜平均孔径、纯水通量、截留性能及吸附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WCNTs/Fe_3O_4的加入使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截留性能等有了显著提高,MWCNTs有序排列修饰使膜在表皮层形成了更加致密,更为狭长的微孔结构,具有了更优异的导流网络通道,在长时间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过滤负荷,提高了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4.
采用CMAQ模式和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相结合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对2014年1—12月全国252个环境监测站的PM_(2.5)浓度逐时预报值进行了滚动订正,分析了订正前后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研究该方法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MAQ模式预报的PM_(2.5)浓度年平均和秋冬季季节平均偏差表现为非均匀空间分布特征,即辽宁、山东部分地区、川渝地区及华中、华东、华南大部分地区预报偏高,京津冀和西部大部分地区预报偏低;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的空间分布较一致,上述偏高和偏低地区的PM_(2.5)浓度预报误差显著减小;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均大于年平均值.全国区域平均PM_(2.5)浓度实测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3月和11—12月较大,其他月份较小;PM_(2.5)浓度预报误差较大,多数时刻预报偏低,尤其是1—3月和11—12月偏低较明显;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较接近,而且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亦明显大于春夏季.秋冬季4个重点污染区域中,京津冀地区PM_(2.5)实测浓度的区域平均值较大,川渝地区次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较小;珠三角地区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和长三角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相对较差;经滚动订正后,全年和秋冬季时段PM_(2.5)浓度订正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增加,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秋冬季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地区的订正改进幅度最大,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较小.本文方法均适用于非污染日和污染日全国范围的PM_(2.5)预报浓度订正,两种天气过程PM_(2.5)浓度的订正效果均较好;该方法对于改进京津冀地区污染日的PM_(2.5)浓度预报更有效,其他3个地区非污染日的订正改进效果优于污染日.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空气质量预报、重霾污染天气预警和防治提供新技术途径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主要试验地区是内蒙古包头市,选择典型退化土壤(80%为栗钙土)作为试验区,通过系统分析测定退化土壤、"三种废弃物"的各项理化特性,进一步对"三种废弃物"改良退化土壤的效果及改良机理作探索性跟踪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三种废弃物"影响土壤生态特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为退化土壤修复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6.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玉米酒精清糟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新型高效无毒天然高分子混凝剂壳聚糖季铵盐(GTCC)的制备,将GTCC和壳聚糖对玉米酒精发酵清糟液分别进行絮凝处理,结果表明,GTCC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壳聚糖,以黑龙江肇东华润金玉酒精厂清糟作为研究对明,当GTCC投加量为3mg/L(用量仅为壳聚糖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时,CODCr的去除率率达到25%,浊度去除率达78%,初步分析表明,壳聚糖季胺盐强的电中和能力是具有好的絮凝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现在的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停车场,其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最大,但是,鉴于经费制约,实测比较困难.确定排放量最关键的参数为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本文用五种方法对其进行拟和,并通过结果的比较,认为小型车适用指数法,大中型车适用多项式法(二次),并给出了CO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拟和公式,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最后给出了停车场CO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8.
<正> 矿物包裹体(以下简称包体——编者)成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真空热爆裂法是一种提取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可靠方法(何禄卿、刁培良,1980、1981)。但是热爆裂法不能用于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提取。因为这些矿物的基体在包体爆裂温度下发生分解,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特别是硫化物矿物基体放出来的硫化氢在  相似文献   
109.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相对于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已发展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公众参与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对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产生的背景的介绍,以及公众参与评价对象、参评阶段等内容的比较,指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以期在美国立法具体、操作性强的基础之上,找出可供中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借鉴之处,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热解时间(1,2,4 h)对污泥炭理化性质、结构和重金属总量的影响,并对污泥炭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逐渐延长(1~4 h),污泥炭产率和H/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灰分含量和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污泥炭芳香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与原污泥相比,热解后污泥炭中各重金属(Cu、Zn、Pb、Cr、Mn、Ni)风险系数均显著降低。当热解时间为2 h时,污泥炭中除Zn之外,其余5种重金属都呈低风险或无风险状态,该结果可为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