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湖滨带复合型人工湿地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海鹰  刘佳  徐进 《生态环境》2007,16(4):1160-1165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径流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以云南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复合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不同功能区去除氮磷的效果。研究表明,沉淀池除氮效果最不明显,在该区内有机氮可能发生矿化作用而转变为氨氮。有植物系统的潜流和表流区除氮效果较为明显,潜流区对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18.0%、19.7%和22.6%;表流区对三者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0.4%、35.9%和43.5%。沉淀池对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在进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时表现明显,平均截留率为14.9%。潜流和表流区除磷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湿地运行了两年多,土壤吸附交换达到平衡,影响了表流区的除磷效果。潜流区除磷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雨季时,总磷的平均截留率为12.1%,主要是不溶性磷的吸附和沉积;雨季末期,湿地流量较小,水体流动性差,系统内处于厌氧状态,出现磷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油基钻屑的来源、组成、危害、处理方法以及热脱附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了热脱附原理与工艺,并重点分析了钻屑性质、处理温度、停留时间、载气流速或压差、添加剂对油基钻屑处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当前热脱附处理油基钻屑存在处理过程能耗高、废气二次污染、废热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针对油基钻屑性质选取合适的改性添加剂、提高传质传热效率、探究协同效应机理等油基钻屑高效节能处理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3.
运用道(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和“池火灾(POOLFIRE)伤害数学模型”等两种方法,定量评价乳化沥青配制过程中,由于大量沥青物料及煤油的使用,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4.
以西南典型高原湖泊阳宗海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1月应用新型快速水-气平衡装置(FaRAGE)及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开展了表层水体和垂向剖面溶解CH4浓度的高分辨率监测,揭示了溶解CH4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水体溶解CH4浓度为0.02~0.97μmol/L,表现为大气甲烷的源.空间上呈现...  相似文献   
105.
我国电子废物处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之  刘佳 《环境保护》2005,(7):19-21,28
铺天盖地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正将中国从“世界加工厂”变成“世界垃圾场”,这种困境使得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极大挑战。本文在对中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分析后,提出通过财政补贴及发行环保彩票等形式筹集资金,将法律、行政手段与经济措施有效结合起来,以期完善中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反映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的模型,是为了在先进计算机环境支持下实现过程集成与过程自动化而建立的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的业务模型。文章在分析绿色设计特点和工作流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绿色产品设计的工作流流程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7.
模拟降解去除人工湿地营养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水中的营养物,作为净化水质的方法之一,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去污过程,预测处理效果,并为湿地的运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综合比较了目前常用的4种模型:回归方程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Monod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从分析各模型的原理出发,提出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湿地模型的建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理石灰干化污泥工艺,利用热差分析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从碳酸钙分解热力学和碳酸钙微观演变的角度研究了不同量的磷和硫掺比对碳酸钙分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钙烧制中,掺加0.5%的磷(以磷酸钙计)和硫(以硫酸钙计),使碳酸钙表观分解能分别降低了7.35%和8.04%,峰值温度分别降低了70.82℃和59.32℃,有效促进碳酸钙的分解;对其促进机理研究发现,硫酸钙、磷酸钙及其分解产物焦磷酸钙自身并不与碳酸钙及其分解产物氧化钙发生反应,他们仅破坏了碳酸钙的表面结构,促进了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利于的碳酸钙分解.本研究结果表明,掺加一定量的石灰干化污泥引入磷和硫,利于水泥熟料的烧成.  相似文献   
109.
110.
针对生物滴滤塔降解苯乙烯废气停留时间过长、去除负荷较低等问题,采用立式生物滴滤塔对苯乙烯废气进行降解,主要探究气体进口浓度、停留时间(EBRT)、营养液温度、停滞期等因素对生物滴滤塔净化苯乙烯废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气体入口浓度为450mg/m3,营养液每小时喷淋量为90mL,停留时间超过23s的条件下,生物滴滤塔的总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入口浓度为1 000mg/m3以下,停留时间为47. 70s的条件下,降解效率可达100%,去除负荷最高达101. 51g/m3·h。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塔内上下两段微生物优势菌群类同,且各个优势菌群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塔内主要门水平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此外,生物滴滤塔稳定运行223d,塔内生物量逐渐增高,p H值和压降没有明显变化,反应器运行性能良好。本次研究表明,采用生物滴滤塔降解苯乙烯废气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为工业上生物法降解苯乙烯废气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