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1.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的霾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ODIS、CALIPSO卫星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空气质量、气象资料,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2013年12月1~9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持续性的严重霾污染过程的形成、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研究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8个代表城市大部分时间处于霾污染的状况下,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显著增长,空气质量指数(AQI)均达到或超过污染限值,且以中度以上污染为主.污染发生时,气溶胶主要存在于地面至2km的大气层内,尤其是850m以下.根据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得出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非球形气溶胶,大粒径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小粒径气溶胶,进而得到污染期间气溶胶的主要类型为“污染型”气溶胶.污染物的近距离的输送和持续小风,无降水的静稳气象条件而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而累积在本地是造成长江三角洲区域污染范围广、时间长、程度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浮顶储罐遭受雷击时,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搭建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浮顶储罐等比例模型,开展了储罐雷击火花放电试验研究。从储罐本体防雷设计和罐区雷电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大型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的机理。针对储罐雷击薄弱环节,研发了新型橡胶刮板、导向柱密封绝缘装置、雷电流泄放装置等装备,为浮顶储罐提高抗雷击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开发了罐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提前30 min雷电预警。  相似文献   
13.
立足地方、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新构建和打造课程体系,合作开办专业,建立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创建大学生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平台,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考核等方式,创建产教融合和校企联合思路下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结果表明,新思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资源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提出循环经济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培养目标、建设思路及模式探索,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吉林西部花敖泡、道字泡、大布苏泡等湖泊水体及底泥中氟污染严重情况,利用土壤的连续分级浸提法,分别在天然状态下及不同pH下将吉林西部湖泊底泥中的氟逐级提取,依次为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及残余态氟.研究吉林西部湖泊底泥中氟赋存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pH对底泥中不同形态氟分布的影响来研究底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雷电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结构组成,并在某油库进行试运行,结合当地气象局提供的雷电数据,对其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雷电预警系统闪电监测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  相似文献   
17.
气溶胶通过作为云凝结核(CCN)或冰核(IN)影响云和辐射,是气溶胶气候效应评估中最不确定的因素.针对四川盆地深盆地形气溶胶活化特性的研究对理解独特地形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20年夏季在成都地区观测的5个过饱和度(0.07%、0.10%、0.20%、0.40%和0.80%)的气溶胶活化特性资料,研究了CCN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0.40%过饱和度下CCN数浓度(NCCN(0.40%))平均值为(2392.7±1267.9) cm-3,远高于沿海地区、山区、干旱地区及清洁城市地区,低于污染城市区.该过饱和度下气溶胶活化率(AR(0.40%))平均为0.19±0.10,远低于污染城市区和全球平均水平.降水和新粒子生成事件(NPF)分别对NCCN的清除和增加起到重要作用.晴天NPF与较强逆温导致各过饱和度下NCCN大于阴天.低过饱和度(0.07%~0.20%)条件下晴天与阴天NCCN日变化呈双峰分布,主要与边界层发展和交通排放有关.高过饱和度...  相似文献   
18.
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材料易得、力学性能高、绿色环保且耐火、耐腐蚀及耐久性好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可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对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激发剂、原材料、反应产物及形成机理进行概括,综述了其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初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重霾污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WRF-CMAQ模型模拟了2013年12月1~9日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的一次重霾污染过程.初步探究灰霾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输送过程,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再现灰霾天气下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静稳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区域输送.污染期间来自安徽、山东南部、苏北地区的跨界输送对长江三角洲区域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3.5%~24.9%、0.14%~30.0%、0.03%~17.5%.整个污染期间本地贡献占49%左右,本地贡献和外地贡献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0.
陈茜  吕阳  周雨薇  陈滨  田玥宁  刘璇  杨芸畅 《环境化学》2020,39(5):1169-1180
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雾霾形成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十座城市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在非供暖季与供暖季对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进行测试,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细颗粒物中细菌的组分和α多样性,预测细菌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供暖季10座城市室内外细颗粒物的渗透系数在0.7128—0.8367之间,各城市间相差不大,其原因是非供暖季居住建筑以自然通风为主;在供暖季10座城市室内外细颗粒物渗透系数在0.4303—0.698之间,各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与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空气污染状况、建筑结构特点等因素有关.细菌组分分析表明,在非供暖季10座城市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种;在供暖季10座城市主要的优势菌种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α多样性分析显示,供暖季细菌物种总数是非供暖季的10倍,原因可能是室外细颗粒物浓度和紫外线强度不同所致.来源预测表明,非供暖季10座城市细菌群落来源分布较相似,主要来源为土壤、水源、粪便和腐败有机物等;供暖季10座城市细菌主要来源为粪便、土壤、水源、植物等,由于气候原因水源占比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