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582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慧能洗选厂研究开发铅锌废渣资源化处理技术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近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2.
城市公共建筑雨水利用技术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探讨目前在我国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雨水利用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94.
城市交通干道降雨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温州市典型交通干道地表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样品中16种溶解态和颗粒态PAHs浓度,了解了城市交通干道降雨径流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径流中∑PAHs(包括溶解相、颗粒相)浓度范围为919.8~16711.6ng·L-1,溶解相中PAHs浓度要远低于颗粒相(分别为4.9~1558.0ng·L-1,635.4~16624.0ng·L-1).通过对3场降雨事件中PAHs浓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道路径流都有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冲刷的产生受雨前干期、降雨强度以及径流量等因素共同作用,因此简单拦截初期径流并不能十分有效地降低PAHs污染负荷.径流中PAHs在颗粒相-水相间的分配系数Kp值为2.3×104~2.5×106L·kg-1,随着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而减少,这可能跟径流过程中颗粒物粒径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95.
Bacillus sp.处理含锑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芽孢杆菌属微生物(Bacillus sp).对锑矿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微生物的接种量、作用时间、温度、体系pH值等对废水中Sb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用时间4 d、微生物接种量为5%、处理体系pH为2、最佳处理体系温度为30℃时,效果最佳,对废水中Sb的去除率达到99.75%,处理后废水中Sb的浓度由122.21 mg/L降低至0.30 mg/L,出水Sb浓度低于湖南省地方标准排放限值0.50 mg/L。  相似文献   
9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的降解特性以及低分子有机酸强化Fe(Ⅲ)还原介导的S.oneidensis MR-1对SMX的降解.结果表明,S.oneidensis MR-1对不同浓度SMX的降解能力与体系中的有机酸和Fe(Ⅲ)密切相关.低浓度SMX对其生长影响不大,高浓度时细菌生长则受到抑制,进而抑制SMX的降解率.当低分子有机酸单独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的最大降解率为58.5%;Fe(Ⅲ)单独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的最大降解率为67.6%.此外,当柠檬酸和Fe(OH)_3同时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生物降解和铁还原作用促进效果最显著,培养5 d后SMX降解率为90.3%.最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SMX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SMX的可能降解途径是由S—N键断裂引起的.本研究以期为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2018年8月采集太原市大气样品,分析太原市夏季大气VOCs的污染特征,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系数法)估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太原市夏季大气VOCs浓度为17.36~89.60μg/m3,其中烷烃占比58.01%、芳香烃占比20.06%、烯烃占比16.52%、炔烃占比5.40%.大气VOCs浓度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早晚双高峰特征,且以早高峰影响为主.OFP分析显示,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分别占总OFP的19.16%、47.74%、31.75%、1.35%,C3~C5类烯烃是活性较高的物种,对O3生成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8.
刘海伦  司志娟  刘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1):1952-1958
国内大多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取消烟气换热器后普遍存在“烟囱雨”“有色烟羽”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烟气中的液滴.针对液滴形成的3种原因,以我国北方地区某个设置吸收塔直排烟囱的项目为例,通过对饱和湿烟气液滴生成量进行定量分析,以及通过烟囱降雨量试验进行定性分析,找出“烟囱雨”“有色烟羽”中液滴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冬季、夏季及年均情况下不保温烟囱散热生成的液滴量分别为394.74、200.05、307.80 kg/h,保温烟囱散热生成的液滴量分别为34.04、17.32、27.91 kg/h.结合烟囱是否保温的对比试验可知,烟囱保温对减轻“烟囱雨”效果显著.在除雾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除雾器夹带液滴量为95.63 kg/h.虽然烟气排出后温度下降产生的液滴量最大,但在加装消雨器以排除除雾器夹带及烟囱散热形成的液滴影响后,烟囱周边基本无降雨现象发生.研究显示,烟囱散热产生液滴对形成“烟囱雨”起主要作用,除雾器夹带液滴次之,烟气排出烟囱后产生的液滴对“烟囱雨”影响非常小,其主要形成“有色烟羽”.   相似文献   
99.
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的多样性和成分结构的复杂性导致DOM与金属配位作用存在不确定性。总结了三维荧光猝灭耦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法在DOM与金属配位作用研究中的进展,介绍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0.
以曹妃甸近岸工程海域的悬浮物及重金属污染物Pb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和多元统计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6 a间悬浮物(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水相中的Pb含量和沉积相中的Pb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关系,揭示重金属Pb在人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演变规律与富集特性。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悬浮物的增加与减少,研究区域水相中的Pb含量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增减规律,而沉积相中的Pb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物与水相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悬浮物和沉积相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水相和沉积相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偏相关与简单相关结果对比可知:水相和沉积相的变化最大,表明水相和沉积相受悬浮物影响较大;沉积相对悬浮物与水相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弱之;悬浮物与沉积相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不大,表明水相对于两者的影响较小。通过研究对于掌握工程海域重金属Pb的各相变化趋势与富集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为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与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