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化工园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的省都建立了化工园区,且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化工园区对当地C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化工园区人驻的企业都是风险极高的化工企业,如果监管不好,会给园区的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满足BMRC曲线的呼吸尘采样器,提高呼吸尘采样的准确性,基于虚拟冲击原理,针对隔离主流和弱流通道壁面的形状,提出1种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呼吸尘采样器的改进结构,并对不同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利用Ansys Fluent气-固2相流模拟采样器中的流场,对呼吸性粉尘颗粒在流场内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对仿真得到的呼吸尘分离效能与BMRC曲线的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采样器原型和主弱流壁面形状为“凹型”,虚拟冲击式呼吸尘采样器主弱流壁面形状为“凸型”时对呼吸尘采样的效果更好,同时分离效能与BMRC曲线的标准差为δ=2.65%,满足偏差小于等于5%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呼吸尘采样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为减少油烟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便于政府部门监管,结合大数据手段设计出一种五段式一体化油烟净化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各部分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油烟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通过在线监测仪和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智慧监管功能。  相似文献   
134.
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垂向沉积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的垂向沉积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的重金属污染除Cu外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体现了人类活动在自然演变中的强烈响应;粒度不是控制鸭绿江河口重金属积累的唯一因素,除w(Cu)和w(As)外,w(Hg)、w(Cr)、w(Ni)、w(Zn)、w(Pb)及w(Cd)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重金属元素有较为一致的沉积环境.大多数重金属受控于工业和农业的污染物排放,而Cu主要来源于采矿污染.用中朝地台页岩作为背景值进行地累积指数的污染评价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级别目前已达到中等到强的程度,说明鸭绿江口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35.
为考察东北典型湖库水体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生长过程中IDOM(细胞内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影响,在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和大伙房水库5个典型湖库,共10个采样点采集水样,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利用EEM(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三维荧光FRI(区域体积积分)开展IDOM荧光特性的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中IDOM的主要荧光特征峰为类蛋白荧光峰(峰S和峰T),峰S荧光强度高于峰T;对I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分为5个区(Ⅰ~Ⅴ区)进行区域体积积分,荧光响应值比例(PⅠ+Ⅱ,n和PⅣ,n)总体上呈互补趋势;ФT,n(总区域体积积分)表现为镜泊湖>五大连池>兴凯湖>松花湖>大伙房水库,第16天镜泊湖的ФT,n最大,平均值为9.76×10-5 AU·nm2/(mg/L);大伙房水库的ФT,n最小,平均值为3.72×10-5 AU·nm2/(mg/L). 聚类分析将10个采样点分成3类. HJ1、HJ2采样点为类别1;HX1、LD1、JS1、LD2采样点为类别2;HX2、JS2、HW2、HW1采样点为类别3,其中,类别1(镜泊湖)水体较类别2和类别3水体更适宜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宁夏大坝发电公司信息通信机房安全问题,在对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于监控的安防方案,并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扩展和完善了监控系统功能,实现了通信机房、网络机房和档案库房的视频监控、消防监控、门禁管理、电源监控和设备状态监控等安全防护检测报警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控方案加强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确保了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7.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油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其致病性可能来源于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为认识其致病原理和寻找新的真菌抑制剂的靶点,首先通过BLASTp发现其基因XM001585458.1编码蛋白XP001585508.1与细菌比对结果中出现低E值3.23e-109和高SCORE值436,暗示存在HGT现象;进一步通过系统进化树的建立,发现该蛋白在进化分枝上更接近于细菌中由Streptomyces sp.C的NZCM000832.1基因编码的蛋白ZP07291173;同时核苷酸组成分析也发现该基因与油菜菌核病菌基因组的碱基组成有较大差别,GC含量提高了14.95%.这些结果证明了XM001585458.1的确存在基因水平转移事件.结构分析和COG蛋白功能分类显示该HGT序列编码蛋白XP001585508.1具有FA58C3(Coagulation factors 5/8 type C domain)、Kelch repeat type 1、Galactose-binding domain-like、Galactose oxidase/kelch,beta-propeller等保守结构域,应为一个膜蛋白并参与多糖代谢,推测该水平转移基因与S.sclerotiorum在侵染植物时进行细胞壁水解和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8.
茄科雷尔氏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该细菌基因组序列的完全测序,使得从蛋白质组角度来分析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朴素贝叶斯模型整合系统发生谱法、基因邻近法、基因融合法、操纵子法、同源映射法、微阵列法、域相互作用法等7种方法,并根据约豋指数确定的阙值,预测了可信的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网络中的分泌子网络和信号转导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cyaB、pilD、Fli、Rsp1526、VsrA、VsrB、PilH).对于未注释的蛋白依据蛋白相互作用推测了部分蛋白质的功能.本文也提供了完全免费的在线数据库支持,提供了方便的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相互作用的查询及相互作用数据和推测的蛋白质功能数据的查询和下载(http://www.scbmp.org.cn/rsoppi.php).  相似文献   
139.
将两种跳虫(Folsomia candida和Folsomia fimetaria)暴露在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污染的人工土壤中,利用跳虫存活数量、繁殖数量与回避行为来评价PFOS对跳虫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PFOS对F.candida和F.fimetaria急性毒性的LC50(7d)分别为4777和2219mg·kg-1,慢性毒性的EC50(28d)分别为0.13和0.05mg·kg-1。此外,PFOS对两种跳虫回避行为影响的EC50(48h)分别为0.51mg·kg-1(F.candida)和0.31mg·kg-1(F.fimetaria)。分析比较发现,PFOS对跳虫急性死亡率影响很小,但对跳虫的回避行为和繁殖率有显著影响,可用来表征土壤中PFOS的生态毒性,且选用有性生殖的F.fimetaria及其慢性毒性实验来评价土壤中PFOS的毒性相对最灵敏。  相似文献   
140.
以某有机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选择USEPA、ASTM和VROM等认可程度较高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的人群特点和场地特征修正风险评估参数,对该场地污染土壤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苯、苯并(a)芘和苯并(a)蒽3种有机污染物分别超过了其风险筛选值。通过口腔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吸入污染物3种暴露途径计算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对人体产生的叠加致癌风险概率CR和非致癌危害HQ分别达到了9.59×10-5和15.46,会对该场地上的居民产生较大健康危害。根据CR和HQ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和1,将土壤中苯并(a)芘和苯并(a)蒽的修复目标值确定为0.033 mg/kg和0.33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