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了更合理地分析事故风险,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级多米诺效应计算方法及其计算步骤,并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2个角度,定量分析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多级多米诺效应。同时以某企业的2个汽油罐区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生产安全事故的多米诺效应进行定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未考虑多米诺效应、仅考虑一级多米诺效应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多级多米诺效应和事故的协同效应,可以使计算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63.
设计固定床好氧稳定化实验装置,在恒温、通风、含水量适宜条件下运行,研究东莞、厦门等地开采后的存量生活垃圾以及食堂餐厨垃圾样品稳定化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和4日呼吸强度(AT4)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优化了TOC和AT4的检测方法,证明仪器法测定TOC结果更加合理;研究表明采用四分法取样、从迟滞期结束后开始计算得到的AT4更有参考价值;4种垃圾样品TOC和AT4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导数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R2>0.99),证明了TOC和AT4变化趋势的同步响应规律,说明可以利用能快速测定的TOC指标的变化趋势反映不能快速测定的AT4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提出一种通过TOC的变化趋势和AT4的数值综合评价存量垃圾好氧稳定化程度的新方法,既缩短了检测周期,又提高了好氧稳定性评价的客观性,为存量垃圾稳定化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城市污水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及后续脱氮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殿海  吴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3,22(4):26-28
介绍了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其出水的氨氮处理的中试研究。通过试验表明在较低的PAC投加量的情况下,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仍然可以使COD和TP的去除率保持在60%左右。后续脱氮中试研究也表明,新型悬浮填料接触氧化工艺可以在较短停留时间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5.
苯酚环境模拟水相的铂电极电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电化学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要点和测控方法,以苯酚作为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自行设计组装了循环伏安系统.考察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并结合恒电位条件下的电解行为,推测了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速率受电极材料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苯酚在电解过程中受中间产物对电极界面的极化效应明显,在铂电极上观察到聚合物覆盖现象.建议在有机物的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应采用精密在线测量控制手段,提供及时合适的电压电流条件,使得各环节在速率方面达到平衡,防止和减缓聚合物的极化影响,以促进有机物的有效矿化或分离.  相似文献   
66.
阐述了一种制革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工控机作为集中管理层,PLC作为现场控制层,电气设备作为远程设备层。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投运,从经济成本、控制系统功能和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该控制系统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等优点,对工业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7.
在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情景20C3M(1951—2000年)和SRESA1B(2001—2100年)数据以及1981—1990年东北地区丹顶鹤种群繁殖地分布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归一化距离的分层聚类和信息融合的理论与方法,提取影响丹顶鹤种群在繁殖地逗留时间的5个气候因子,建立丹顶鹤关于逗留时间的随机分析数学模型,并对相关模型的算法进行研究。在ArcGIS 9.3界面下,利用Matlab进行程序设计与运行,分别获得丹顶鹤种群在2041—2050和2091—2100年的最适应逗留时间、次适应逗留时间和可适应逗留时间的预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与1981—1990年丹顶鹤种群在繁殖地逗留时间为每年的4—9月相比,2041—2050年丹顶鹤种群在繁殖地的最适应、次适应和可适应逗留时间预测结果均为4、5、8、9和10月,2091—2100年丹顶鹤种群在繁殖地的最适应、次适应和可适应逗留时间预测结果均为4、5、9和10月。说明到2041—2050和2091—2100年,1981—1990年的东北地区丹顶鹤种群繁殖地将不再适于丹顶鹤种群繁殖。影响丹顶鹤种群在繁殖地逗留时间的因素主要是与温度相关的3个气候因子指标,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月平均最高温度、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68.
气候变化对我国白枕鹤繁殖地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白枕鹤(Grus vipio)在我国东北地区繁殖地分布数据,以温度、降水等数据作为预测的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白枕鹤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繁殖地潜在分布。在此基础上耦合3种大气环流模型,同时结合2种气候情景,预测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白枕鹤繁殖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白枕鹤的繁殖地分布范围有减少趋势,且分布地区向北及向西移动。其中,A2情景变化程度大于B2情景,向北及向西移动的趋势更加明显,显示气候变化对白枕鹤繁殖地分布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9.
指出了安全管理工作者在车间事故预防工作中的错误思想和错误做法 ,这些做法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0.
选取金华、衢州、温州、丽水、宁波、杭州6个城市开展PM2.5手工标准方法和自动监测法比对实验,并用相关性和相对偏差两个指标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13年6个采样城市采集的PM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截距均在-0.010~0.010mg/m3,但斜率相差较大(衢州和丽水在0.90以上;金华、温州和杭州在0.85~0.90;宁波在0.80以下)。(2)2013年6个城市采集的PM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的相对偏差为-34.2%~36.5%;PM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相对偏差在±15%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量的82.6%;负偏差数据占总数据量的80.0%。(3)PM2.5手工标准方法和自动监测法的比对差异与地域、季节和PM2.5浓度等条件有关。总体上,不同地区PM2.5手工与自动监测值相对偏差绝对值(︱RD︱)年平均值为衢州丽水金华宁波温州杭州;春季PM2.5手工与自动监测值︱RD︱平均值高于夏季,秋季高于冬季;各采样城市PM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RD︱平均值在高质量浓度(PM2.5手工监测值(ρ1)0.150mg/m3)下最小,中质量浓度(0.050≤ρ1≤0.150mg/m3)下最大,低质量浓度(ρ10.050mg/m3)下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