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2019年夏季(8月)绍兴城区的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VOCs)、腈7类共98种VOCs的特征、来源及大气反应活性。结果表明,7类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烷烃(24.29μg/m3)卤代烃(17.17μg/m3)芳烃(15.89μg/m3)含氧VOCs(14.72μg/m3)烯烃(4.06μg/m3)炔烃(1.23μg/m3)腈(0.27μg/m3)。烃、腈和卤代烃白天浓度低,夜间浓度高,含氧VOCs基本上终日保持稳定。白天交通排放的贡献较为显著;夜间除交通排放外,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绍兴城区夏季VOCs也有重要影响。此外,VOCs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长距离气团传输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烯烃、芳烃是绍兴城区夏季最具大气反应活性的VOCs。  相似文献   
2.
大宝山矿区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区铁龙拦泥坝至凉桥河段水体中溶解态的重金属进行了调查,应用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发现,水体中非致癌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导致平均个人年风险排列顺序是Cu〉Pb〉Zn,最大值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值分别是2.14×10-7 a-1和4.13×10-7 a-1,小于国际防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平均个人年风险5.0×10-5a-1。致癌物Cd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平均值分别是3.52×10-4 a-1和4.53×10-4 a-1,大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同时也大于非致癌物3~4个数量级。另外,通过对枯水期沉积物的重金属总量分析,发现凉桥槽对坑支流受水体pH的影响,导致其沉积物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根据Long和Macdonald利用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建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发现除冷水泾外,其他采样点的平均效应中值指数(mERMQ)值都大于1.5,可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对当地底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精确界定风险分析对象和问题,系统全面识别生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是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引入麦肯锡理论,运用SMART原则和MECE原则对风险分析问题进行精确界定和简化,并描述问题的系统边界;引入系统思维技能模型,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对生产系统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准则,开发基于系统思维的风险分析过程。结合加油站生产系统情景案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弥补传统基层应急管理模式的短板,解决信息壁垒、协调困难、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复合性视角出发,阐述复合治理理论内涵,探讨复合治理与应急管理在主体、思维、过程、空间、目标上的契合性,并进一步分析基层应急管理的现实背景和困境,进而构建基于复合治理理论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阐明模式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最终提出理念树立、平台搭建、机制保障、队伍建设、制度安排、文化营造、技术支撑方面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复合治理理论的应用可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5.
为防控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传播动力学方法,在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易染-潜伏-传播-管控-免疫(SEIMR)传播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演化不同状态下矿工人群之间的动态转化关系,模拟转化率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EIM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恶化率、改善率、醒悟率及遗忘率等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改善率和醒悟率可以抑制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提高恶化率和遗忘率可以促进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可通过调节控制这些因素来预测和干预不安全行为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光学遥感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两大主要因素,它们与大气构成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决定对流层成分的大气过程进行监测。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大气环境监测方法从常规的监测体系向理化、遥测、应急等多种监测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技术方向发展。基于激光/光谱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以光学探测和光谱数据解析为核心,探测大气痕量气体和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输送规律,并逐渐运用于球载、无人机、卫星等区域动态遥测,可为中国大气灰霾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pH9.0—11.5之间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APP)与锌(Ⅱ)的络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Pb(Ⅱ),使剩余TAPP转变为Pb(Ⅱ)的络合物。提出了高灵敏度测定微量锌(Ⅱ)的光度法。本法可直接用于人发中微量锌的测定。采用离子变换分离法清除干扰后,可用于水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9.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 ̄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杨酸降解的UV扫描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在水杨酸的电催化氧化和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都有吸收紫外光的中间体生成,对吸光度峰值随降解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NLSF),发现其衰减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而COD值的衰减也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GC-MS检测到水杨酸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60 min后,有中间产物甲酸、乙酸、苯酚,认为是水杨酸在.OH的作用下,开环氧化降解生成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物,最后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