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1040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FAHP的黄河中下游灾害系统脆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将复杂系统的脆性引用到黄河灾害的研究中,并根据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黄河中下游灾害系统进行了分析.由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得了灾害子系统的相对重要度排序向量,找出了极易使黄河中下游系统崩溃的脆性因素.结合黄河中下游的现状,通过对系统必要的脆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池州悬钩子的食用价值与茶多酚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池州市悬钩子属植物的食用价值与其中茶多酚(TP)的含量,目的是为了综合利用悬钩子属植物,促进其全面开发,提高经济效益.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提取TP的最佳实验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从分析结果看,悬钩子属植物中含有一定量的TP.因此,在开发悬钩子属植物果实作为第三代水果资源时,从其茎叶中提取TP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对促进悬钩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3.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给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在适用这部法律时也出现了许多难以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在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第(二)项时出现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94.
在仙游最边远的游洋山区,如果要打听林金国这个人,没几个人会知道。可是,只要大家一道出“马车国”的名字来,那可是妇孺皆知。这是因为有了26年驾龄的他,14岁就在宁化开生产队里的手扶拖拉机,是当时村中唯一的一位司机。1979年冬,他与家人回到祖籍地——仙游县兴山村。这个闭塞的山村,连一条公路也没有,在外面开过车的他,就与哥商量买了一辆人力独轮车。不久随着他对当地山路的不断熟悉,头脑活络的他,花了1000元钱买了一匹马回来,成为当地第一个不用人力的  相似文献   
95.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调查过程中,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为了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在实战中到底是否可行,本文使用3款商业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和低质量的目标脸部图像进行比对,以评估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度。实验结果显示,与百万级脸部数据库比对,有1款商业人脸识别系统返回了嫌犯Dzhokhar Tsarnaev的图像。尽管还有诸如姿势、模糊、分辨率等很多问题困扰着人脸识别系统,但对于支持司法机构的调查,人脸识别已取得了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97.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微生物生态效应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利用投菌法和生物刺激法对陕北子长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研究.通过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确定了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方案.修复过程中利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PCR-琼脂糖电泳法、PCR-DGGE法分别测定了石油烃降解菌数目、催化基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石油污染土壤不同生物处理修复效果为:生物刺激(加入N、P营养物质)生物强化(投加降解菌)其他.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与可降解石油烃的催化基因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修复过程中土壤中的石油烃和烷烃降解菌数量显著多于多环芳烃降解菌数量,投加外源降解菌SZ-1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修复石油土壤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变化.  相似文献   
98.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文章利用基于微波遥感的土壤水分产品评价辽宁省近40年(1979~2015)来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土壤水分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采用了一种具有时-频多分辨功能的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来更好地研究土壤水分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发现辽宁省年平均土壤水分随着时间具有波动降低趋势,并伴随有10年和20年左右的两个主要周期;从季节上看,四个季节的土壤水分时间序列变化十分剧烈,春夏两季土壤水分呈现出增加趋势,秋冬两季的土壤水分呈现出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0.
污泥基生物炭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其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吸附性能,旨在探索市政污泥综合利用方法和"以废治废"的治理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当生物炭投加量为20 g/L时,垃圾渗滤液的COD和TP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36.76%和78.36%,NH_4~+-N去除率随生物炭投加量增加而增加;上述三者不同污染物去除的最佳反应接触时间分别为50 min、30 min和≥2 h;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