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水质分析中,锅水的碱度、氯根是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重要的两项指标。根据常规分析方法,碱度与氯根均要单独测定。测定锅水氯根时,常需用酸中和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再进行滴定。依据酸碱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原理,条件的不同,选用使其互不干扰的指示剂,从而得出一种酚酞碱度、全碱度、氯根的连续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糠醛生产废渣直接转化为复合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稻草为原料,用硫酸作催化剂,分别添加过磷酸钙,重钙和复合添加剂,常压水解,温度110℃-140℃,添加剂与原料比1:2-1:3,液因比3:1-4:1,水解时间2-3h,出醛率较一般硫酸法高3%-4%,渣pH≈7,有效磷和钾的含量均达到复合磷钾肥标准。  相似文献   
93.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微生物在气体污染、水污染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卧式燃气锅炉结构紧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而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文中从锅炉设计以及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整理,针对燃气锅炉特点,提出定期检验提出一些建议,加深检验人员对卧式燃气锅炉安全运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5.
因为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的不同,劳动者遭受伤害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造成工伤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如何判定特殊身份、特殊场合、特殊原因中的工伤,本文分三期进行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96.
王景龙  孙艳  振贵 《劳动保护》2012,(10):76-77
因为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的不同,劳动者遭受伤害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造成工伤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如何判定特殊身份、特殊场合、特殊原因中的工伤,本文分三期进行案例剖析,本期讲解了几种特殊原由下的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97.
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高效去除目标污染物、加速系统启动、提高系统抗水力及有机负荷能力以及优化系统菌群结构和增强功能稳定性等功能,在废水生物处理实际应用中潜力巨大.总结了国内外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在功能微生物选育方面,通过传统选育手段与基因工程手段并举来实现;在功能菌应用与生物强化处理工艺方面,主要通过所投加的功能菌直接作用或是利用基因水平转移(HGT)来实现生物强化;在分子检测技术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技术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核糖体间隔基因分析方法(RISA)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在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认为,应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手段,探讨废水生物强化处理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并以此为指导研发高性能菌剂,将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8.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吸附Cr3+菌株TP、XB、MY和TQ,采用ASS和FTIR等方法研究了其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4.0,投加量0.5 g/L,吸附温度30℃;TP、XB、MY和TQ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8.66 mg/g、11.65 mg/g、11.05 mg/g和10.22 mg/g.碱处理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吸附的吸附量,经过0.3 mol/L NaOH预处理后,其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86% ~ 38.96%.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吸附剂TP、MY和TQ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XB更符合Temkin等温方程;用Dubimim-Radushkevich (D-R)等温曲线方程拟合发现,TP、XB.和TQ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4种吸附剂对Cr3+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表明,该过程主要分为吸附剂外表面吸附、细孔内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
微塑料既是一种新兴污染物,还能作为载体吸附污染物,对河流等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但目前针对我国北方河流中微塑料污染问题的研究鲜见.基于对北京市通州区内6条河流共19个点位的水样采集和分析,研究了微塑料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微塑料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微塑料在所有点位上的检出率为100%,其中小中河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是所有河流中最高的(3.50×104 n·m-3),是运潮减河中平均丰度的4.04倍.粒径上,90.49%微塑料的粒径小于2 000μm,且仅在2个点位上监测到了粒径大于4 000μm的微塑料.微塑料呈现出纤维状、薄膜状、碎片状和颗粒状等4种形态,其中纤维状的微塑料占比最高(90.23%).微塑料以透明色和蓝色为主,共占比84.29%.人造丝的占比最高,且在各点位上的占比都在66.67%以上,而其他成分微塑料的分布在不同点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微塑料丰度还是成分种类,河流上游均高于下游.根据微塑料的形状、成分、颜色和丰度的空间特征,解析了不同类型微塑料的来源.对于河流中占比最高的纤维状微塑料,其主要来源可能为服装洗涤、渔具...  相似文献   
100.
菌根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菌根是土壤真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等。所以,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本文主要从无机、有机以及放射性污染3方面对国内外善于菌极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