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特征,选取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为对象,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研究了0~40 cm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4种酶活性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盐渍化程度加剧,4种酶活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变化在0.65~36.55 mg·g-1、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在2.76~3.35 mL·g-1、脲酶活性变化在0.003~0.018 mg·g-1、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在0.10~0.98 mg·g-1;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随土层加深酶活性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同,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随时间的推移酶活性逐渐上升,且土壤酶活性出现峰值也不同,蔗糖酶和脲酶出现在8月,过氧化氢酶出现在7月,碱性磷酸酶出现在9月;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在一个生长季内变化幅度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不同盐渍化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脲酶、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土壤盐分含量影响着该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
江新    胡文佳    袁轩    孙正熙  郑霞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2):67-72
为深入研究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的动态演化过程,结合系统动力学(SD)、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与平均影响值(MIV)算法,确定模型中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函数,构建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演化的BP-SD模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安全管理风险系统与施工人员风险系统的值的变化对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值影响最大,施工环境系统的值的变化对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值影响次之,机械设备系统的值的变化对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值影响最小。因此,可通过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值与施工人员风险值控制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3.
为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的影响,融合MaxEnt模型和Dyna-CLUE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生境变化的定量预测方法.以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利用MaxEnt模型模拟红树林在自然条件下的理论适生区,采用Dyna-CLUE模型预测2030年的三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最后将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作为限制条件估算未来可供红树林生境分布的空间.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约34531hm2,2030年趋势情景下湿地将减少58.61%,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退化至24375hm2;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通过改进土地利用策略并开展一定规模的退塘还湿,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增加至38125hm2;生态保护情景下,如能开展全面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可达到47525hm2.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可有效预测不同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造成明显影响;通过改进政策,可显著提升红树林潜在生境的面积和完整性.本结论可为区域红树林保护与生境修复的空间规划及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任务之一。以长沙县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沙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程,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比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方式和处理工艺,得出不同区域适宜的治理方式、治理设施及处理工艺,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旨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为中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5.
在分析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环境人居风险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现状与战略问题,研判了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广东省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面临的中长期挑战。分析表明,广东省要继续引领全国绿色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包括深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化、实施基于"三线一单"的生态环境战略性保护、加强环境人居安全保障等。  相似文献   
26.
2012年3月25日西北电网频率因机组跳闸发生较大波动,西北电网调控中心对宁夏电网内石嘴山二电厂、中宁二电厂、大坝电厂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计算分析的结果与机组实际动作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针对现有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对3台机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从而更公平、合理地评价机组一次调频对电网频率稳定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27.
基于Biot饱和介质波动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P波在饱和土体中遇到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弹性桩列表面的散射理论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以往计算理论无法计算任意布置与桩径的隔离屏障的不足。采用该理论公式对具体算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和考察了桩间距、排间距、桩数、桩土剪切模量比等几何与物理因素对弹性桩隔振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中的饱和场地采用排桩进行振动污染治理,运用非连续屏障进行隔振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8.
日本一家微生物研究所经过30年研制成一种供养猪用的细菌,这种细菌名叫TETRA菌,将其撒在猪舍内可起到消除粪便、防止疾病、促进生长、提高肉质等作用。因此把这种细菌的发明称为养猪革命。日本农场一般用棚架作猪舍。棚架搭好后先在地面铺三层:第一层铺碎材(杉皮、松皮及其它有机质纤维),并在碎材中混合TETRA菌,每3.3m~2混合菌液3.5kg;第二层铺厚约20cm的锯木末或稻壳;第三层再撒TETRA菌,每3.3m~2撒3.5kg。铺完后撒水,使厚约10cm地层的含水量达65~70%,地面铺好后就可将猪赶入棚内饲养。以后每隔7~10天再撒一次细菌溶液,每3.3m~2用菌液400g。地面三年重铺一次,平时要多撒水,防止干燥,使之含水量经常保持在65~70%。这样的铺地可以使猪排出的粪便全部被细菌分解,在地面上不留痕迹,无  相似文献   
29.
春季是一年中平均气温日较差很大的季节之一(另一个季节是秋天)。所谓的气温日较差大,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早晚凉,中午热。暮春的晴日,早晨寒意明显,上班、上  相似文献   
30.
黔西北是喀斯特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受历史上土法炼锌影响,区域内大气降尘重金属含量高,土壤污染严重.为探究叶菜类蔬菜重金属的累积途径,以大白菜为供试作物,选择Cd、 Pb和Zn含量一致的地质高背景土壤和锌冶炼污染土壤,在锌粉厂污染区和无污染对照区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露天、覆膜和大棚栽培条件下大白菜重金属含量、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大白菜ω(Cd)范围分别在0.10~1.01 mg·kg-1和0.10~0.91 mg·kg-1,ω(Pb)为0.31~0.62 mg·kg-1和0.23~0.37 mg·kg-1,ω(Zn)为7.50~32.74 mg·kg-1和4.88~21.79 mg·kg-1,总体上污染区重金属含量偏高,在地质高背景土壤上种植的大白菜,Cd和Pb基本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的要求.受大气沉降的影响,污染区大白菜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Cd差异不明显.污染土壤弱酸溶态Cd、 Pb和Zn占比分别为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