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536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依据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成果,对比分析了中日对企业安全培训相关法规要求,明确了各自的优点、缺点,提出通过开展企业内安全培训负责人培训可增强企业内安全培训能力,并在宁波进行了试点。提出应当重视企业内安全培训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进行修改,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开展企业内安全培训负责人培训、把班组长培训制度化、充分利用外部培训机构等增强企业内安全培训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2.
以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为案例,探讨同类型产业新型化、能源清洁化的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核算并分析园区2005—2015年的碳排放状况,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6—2020年碳排放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和讨论。结果表明: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碳强度呈下降趋势,电力消费领域减排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国家高新工业园区应积极推行电力清洁化、清洁能源使用、高耗能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与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碳汇潜力并积极参与碳市场,率先开展绝对量减排,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3.
通过选用昆明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标出水和水处理厂外排污泥作为静态实验环境,研究不同混养密度下铜锈环棱螺、椭圆背角无齿蚌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环境的净化性能,筛选出净化效果较好的放养密度。结果表明:放养30 d,铜锈环棱螺、椭圆背角无齿蚌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环境的水质、底质均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扣减空白对照影响,水中COD、TP、NH3-N及底泥有机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26%、26.10%、25.60%和25.69%,底泥厚度平均减少3.8 cm;与对照相比,放养螺蚌45 d内水均能清澈见底,透明度均>70 cm,能明显稳定水体透明度,改善水环境。综合螺蚌生长适应性和净化效果考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静态环境中,螺蚌混养密度应≤3 000 g/m3,在2 000~2 500 g/m3为宜,其中铜锈环棱螺的最适放养密度在400 g/m3,椭圆背角无齿蚌为1 600~2 100 g/m3。  相似文献   
16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局)、科技厅(委、局)、工信厅(经信委)、财政厅(局)、商务厅(委、局)、统计局,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 2005年和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等六部委组织开展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涉及重点行业(企业)产业园区、重点领域以及省市,共计178家单位.示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及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和规划,推动了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在各自领域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5.
3种载体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载体(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分别将小球藻和栅藻与活性污泥固定成菌藻共生系统,制成菌藻凝胶小球,单独菌、单独藻的凝胶小球,用于处理人工污水。结果表明,(1)复合载体固定的菌藻共生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PVA载体的脱氮除磷效果次于复合载体优于海藻酸钠;(2)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固定菌和单独固定藻,固定菌的效果较差;(3)3种载体包埋下的固定化小球藻的脱氮除磷效果均较相同载体固定化的栅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包头钢铁集团炼铁厂的高炉渣为吸附剂(粒径0.154 nm)对Cd2+进行吸附,运用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初始Cd2+质量浓度、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水pH对Cd2+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表征结果显示:高炉渣吸附剂具有疏松多孔的特点,表面十分粗糙,比表面积较大。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8℃)、废水pH为7、初始Cd2+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加入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Cd2+去除率达到98.55%;高炉渣对Cd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吸附反应易发生。  相似文献   
167.
黑藻对铅离子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藻对Pb^2+的生物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Pb^2+初始质量浓度、黑藻加入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在2.5~5.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20min基本达到平衡。在溶液pH为4.0、黑藻加入量为2g/L、吸附时间为60min、Pb^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条件下,黑藻对Pb^2+的吸附量为47.5mg/g。通过元素分析和等温吸附模型对黑藻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黑藻吸附Pb“是阳离子交换过程,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R等温吸附模型。考察了Cd^2+、Cu^2+和Ni^2+对黑藻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Cd^2+、Cu^2+和Ni^2+的存在不干扰黑藻对Pb^2+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8.
基于2008—2012年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表征水源区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水源区污废水和NH_3-N年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COD、As、Pb、Cd、Cr和Hg年排放总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总体上COD、Pb、Cd年排放总量增加,As、Cr和Hg年排放总量降低。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差异明显,污废水、COD和NH_3-N排放涉及流域所有区县,其排放量从干流到流域边缘呈现较明显的梯度变化,即位于流域中心或地级市行政中心的区县排放量明显高于位于流域边缘的区县;As、Pb、Cd、Cr和Hg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勉县等8个区县。  相似文献   
169.
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模型简介与重污染过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低层对流层中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二次颗粒物生成过程,因此对颗粒物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转化过程对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APM)模型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区域性气象和化学预报模型(WRF-Chem)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AM5)等气象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验证,能够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尺度对粒子生成、长大、凝聚、消除等微物理过程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直接/间接辐射强迫等进行模拟。应用GEOS-Chem-APM模式模拟了2014年2月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过程。结果显示,湿度模拟的准确性对其他物理和污染物浓度等模拟结果有重要作用;2月20—26日的重污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较为吻合,主要污染特点是较高的湿度(90%以上),同时,二次颗粒物和包裹了二次物种的一次颗粒物(黑碳/有机碳)是低能见度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17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工信厅(委)、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建厅(委、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市场监督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宗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大宗固废")量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