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珠江广州段水体微表层与次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9年3月对珠江广州段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与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16种溶解态PAHs浓度为622.0~2132.2ng·L-1,与DOC存在正相关关系;颗粒态为316.7~639.5ng·L-1,与颗粒物浓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PAHs的组成以2~3环为主,溶解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86.0%~95.7%,明显高于颗粒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68.8%~84.0%)百分比,PAH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微表层对PAHs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富集因数EF在1.1~1.5之间(溶解态1.2~1.5,颗粒态1.1~1.3).  相似文献   
122.
概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涵义,分析了传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失,并提出解决机制缺失的对策,尤其强调工业生态学理念的重要性。环境评价与环境公共政策的有机结合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有着较强的理论可操作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超声波促进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的机理,采用最佳超声波参数(超声频率28kHz,超声密度0.1W.mL-1,超声时间15min,超声间隔时间12h)与缺氧/好氧消化衔接进行间歇试验,研究了消化过程中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组分(蛋白质、多糖、DNA)和相应溶出物占总量的比例,以及酶活性(蛋白酶,脱氢酶)和菌落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4.
对北京市交通微环境(轿车内)、西三环和增光路等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以及紫竹院公园非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解析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对于交通微环境存在早晚甲醛浓度暴露峰值。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甲醛浓度明显高于非交通环境甲醛浓度,西三环中路测试甲醛平均浓度为对应时段紫竹院公园环境甲醛浓度的1.7倍。甲醛浓度与道路交通流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类型道路甲醛时间分布规律与车流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一致,呈现早晚峰值。  相似文献   
125.
2株球形棕囊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珠海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溶藻细菌Y01和Y04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解作用时间为6 d.借助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观察Y01和Y04溶藻过程,发现2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均为直接裂解藻细胞.溶藻细菌Y01和Y04的16S rDNA系列分析表明,溶...  相似文献   
126.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细菌Y01,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探讨了盐度、光照、藻细胞数等环境因子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Y01溶藻效果在盐度为30时优于其它盐度;光暗比(12 h∶12 h)时Y01的溶藻能力优于无光照条件,达到98%;利用HPLC进行藻细胞色素分析发现,随着棕囊藻细胞数的下降,藻细胞色素含量锐减,无光照条件下藻细胞色素的种类减少2种,分别是别藻黄素和叶黄素;Y01对处于生长初期的球形棕囊藻的抑制效果优于指数生长期的球形棕囊藻。  相似文献   
127.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对糖蜜酒精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该实验采用已成功处理人工模拟糖蜜酒精废水的ABR,研究了该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工业废水过程中COD和SO42-的去除效果,以及各隔室VFA、pH和S2-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工业废水,在30 d内达到稳定,COD和SO42-负荷分别为4.8 kg/(m3.d)和0.32 kg/(m3.d),COD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98%。反应器内各隔室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变化规律与pH值变化规律一致,各隔室硫化物(S2-)浓度较低,其中第4、5隔室的S2-浓度低于40 mg/L。反应器内微生物菌群仍能保持处理模拟废水时形成的多相(产酸硫酸盐还原相和生成硫单质产甲烷相)分离特征,保证了ABR对实际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8.
探讨了海洋中常见药残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X)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这两种磺胺药物浓度大于20 mg/L时,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明显被抑制;SD和SMX对球形棕囊藻半数生长影响的浓度(EC50)分别为60~80 mg/L和20~40 mg/L;SD和SMX对东海原甲藻半数生长影响的浓度分别为20~40 mg/L和40~60 mg/L;两种藻培养96 h时扫描电镜观察,均显示高浓度下藻细胞膜严重破损,说明磺胺药物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EC50对比表明球形棕囊藻对SD的耐受性强于SMX,而东海原甲藻对SMX的耐受性强于SD。两种藻对药残的耐受性明显强于其他藻种,在高浓度药残环境中占据生存优势。通过这项研究,试图探讨磺胺药物对河口及近海养殖区赤潮频发和赤潮消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城镇化和城市化通常是在河流流域内向前推进的,这导致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防治这类河流污染的主要措施是截污沟修建以实现污水、雨水分离。那么截污沟修建后的效能如何?截污沟修建后中心城区水质如何变化?是否真的好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于2008年10月、2009年1月、4月、7月对贵阳市南明河主城区河段的8个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获得了水温(T)、pH、电导(EC)、溶解氧(DO)、主要阳离子(K+、Na+、Ca2+、Mg2+)和主要阴离子(Cl-、NO3-、SO24-、HCO3-)含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相对于城区边缘,主城区河段主要离子含量和电导显著性升高,这种升高不是支流汇入的结果,而是人类活动导致。这说明了3种可能性:截污沟收集废水的不完全性、截污沟渗漏的可能性和非点源污染源存在的可能性。水化学分析提供了简单易行的评估截污沟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0.
为进一步了解南明河截污沟修建后主城区水化学组成的变化情况,提取人类活动影响南明河的水化学指纹,我们于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10月20日以10天为间隔或5天为间隔(7月)对南明河主城区进口(四方河)和出口(团坡桥)进行了短时间尺度取样,确证了第一部分所获得的空间变化趋势。出口处Na+、Cl-、NO3-、SO24-分别升高53%、65%、52%和47%;其它离子如K+、Ca2+、Mg2+和HCO3-只是轻微升高,pH温和下降。出口处离子浓度变化趋势继承了入口处离子浓度趋势,但叠加了城区人类活动的明显印记。Na+浓度在6~7月间的显著峰值最有可能起源于2009年为防止禽流感爆发蔓延而广泛使用的次氯酸钠消毒剂,Na+和Cl-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证明这一推断。另外一个证据是Na+和NO3-较好的反相关关系,说明消毒剂对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具有负面效应,抑制了NO3-的产量。高硫煤的使用则是城区河段高SO24-含量的主要原因。结合离子浓度的均值、变化范围和标准偏差,我们认为Na+、Cl-、NO3-、SO24-可以作为指示城区人类活动影响南明河的水化学指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