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对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GB3095—8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旧标准》),并对总悬浮颗粒物等14种术语的定义和对环境质量的分区、分级有关内容进行了改动,调整补充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和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但是通过几  相似文献   
72.
为促进中国地区间的协同碳减排,减轻区域贸易活动中的隐含碳排放转移和碳泄漏现象对全国碳减排目标的削弱影响,本研究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和可视化分析,并从碳泄漏视角分析了贸易隐含碳流动路径的特征。主要结论:贸易隐含碳的输入输出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净输入区域主要包括华东和西南地区,净输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从第二产业发达或能源资源富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地区间碳泄漏流通格局与地区间贸易隐含碳相对集中的流通路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3.
针对固定观测站采集的序列图像中光照变化和背景复杂的问题,将图像序列作为图像在时间维的拓展,提出一种结合颜色空间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目标分类方法,以辽河口湿地为例开展实地观测试验。基于前期现场调查得到的地物分布信息,将序列图像转换至HSV空间,选择像素小区域作为样本训练多层神经网络,获得更高维度分类依据映射,并完成潮滩生态监测区域目标分类及重要湿地植物翅碱蓬的分布信息提取。对提取结果进行定量验证,该方法整体精确率稳定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74.
云南近百年来温度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候倾向率、Morlet小波方法,对云南10个站1901-2007年的年降水和平均温度资料分析表明:100年来云南平均增温速率为0.031℃/10a。近50年来全省平均增温速率为0.242℃/10a,略高于全国的增温,增温最大的是滇中的昆明、滇南的普洱,分别为0.442℃/10a和0.409℃/10a,并且西部明显高于东部。100年来云南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平均速率为7.288mm/10a,近50年来,年降水量减少平均速率为6.66mm/10a。但云南降水的区域分异非常明显,云南的东部、中部降水减少;而滇西北和滇东南地区降水增加。云南气温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是32年,发生了3次突变。年降水呈明显的年代际及年际振荡,具有16~32年、4~8年周期。  相似文献   
75.
日本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颁布了《环境教育等促进法》,此法由2003年颁布的《有关增进环保意愿以及推进环保教育的法律》修改而来,是一部充分调动各个社会主体协同合作,用环境教育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通过分析该法多角度分层次的教育措施及特点,借鉴日本多年来环境教育推广经验,对我国加快环境教育立法进程,实现全民环境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全力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6.
为克服单一剩余活性污泥(WAS)发酵产酸效率低的问题和资源化利用废弃木耳菌糠(SMS),本文对热-碱预处理污泥(PWS)和菌糠进行共发酵,研究预处理和菌糠添加对共发酵体系的产酸性能影响.试验基于原料的总固体含量(TS)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污泥(WAS∶SMS=1∶0)、预处理污泥(PWS∶SMS=1∶0)、菌糠(PW...  相似文献   
77.
城市消防给水由三部分组成:消防水源、消防给水管网、市政消火栓。在许多城市总结火灾原因时,往往涉及到由于消防给水缺乏而导致小火酿成大火,威胁城市消防安全的问题,由此可见消防给水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消防给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尽快完善城市水源、给水管网及消火栓等消防给水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海洋、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作为补充备用水源,建设通车道路和取水设施。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消防供水体系,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等初步的消防给水建设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采用A/O一体生化工艺对化肥废水进行处理,设计水量720 m3/d,进水NH3-N质量浓度为300 mg/L.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为ρ(COD)≤150 mg/L,ρ(NH3-N)≤70mg/L,ρ(SS)≤100 mg/L达到了GB 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燃煤和燃气电厂以及钢铁、水泥和石化等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选项,而碳市场则是重要的市场化减排机制,提高两者的衔接水平,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国际上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提供相关借鉴。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CCUS项目纳入碳市场的立法、激励政策、CCUS减排核算方法学研究情况,识别出我国在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方面尚存在法律支撑不足、缺乏激励政策以及CCUS项目碳减排核算方法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多项建议以推动我国CCUS项目与碳市场的衔接:①完善碳市场监管和法律体系,促进CCUS与碳市场衔接;②研判CCUS优先领域,分阶段促进不同行业CCUS项目纳入碳交易市场;③强化政策激励,打通CCUS与碳市场衔接的投融资与成本疏导路径;④分阶段完善碳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碳市场金融属性促进CCUS与碳交易市场衔接;⑤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RV)标准体系和证书制度,保证CCUS项目减排量核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不同流域水陆过渡带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对闽江上游、太湖西部和洪泽湖西部这3个研究区土壤及沉积物氮磷的总量和有效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对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西部研究区土壤氮磷总量均高于其他两个流域,洪泽湖西部研究区沉积物氮磷含量均高于土壤.研究区有效态氮磷的分布趋势整体与总氮总磷分布趋势一致,太湖西部与洪泽湖西部的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闽江上游流域,沉积物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土壤.土壤及沉积物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及铁铝氧化物对氮磷元素及其有效态的影响较大,但不同流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流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方式明显影响了滨岸带氮磷的分布,人类活动方式对氮磷形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