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61.
首先建立了兰姆波在覆盖冰层的无限大各向同性板中传播的波速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在覆盖不同冰层厚度下薄板中兰姆波的色散曲线。接着绘制了在给定检测频率下兰姆波波速随厚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进一步提出了兰姆波飞机结冰检测过程中最佳模态的选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冰层厚度与兰姆波波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判断各阶模态的耦合情况来选取最佳检测模态。  相似文献   
262.
土地资源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是经济增长的源头。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统筹兼顾,落实好复核工作,切实加强土地管理项目复核工作的力度,确保有关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已全面完成,提高项目验收质量,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63.
废水生物脱氮低温反硝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硝化过程是废水生物脱氮的关键,低温下废水生物处理的反硝化效率显著降低.本文从低温对微生物反硝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低温对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机制以及低温下反硝化效果的强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微生物低温反硝化进一步的机理研究与技术强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4.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煤灰渣人工土壤和风车草组成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 %— 92 %和 73%— 92 % ,其处理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浓度大部分低于 1mg/L ,达到了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的二级排放标准。垂直流煤灰渣人工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作用主要有 :物理作用、化学吸附与沉淀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以及植物摄取等作用 ,其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 2 2 .8%、5 0 %— 6 5 %和 1%— 3%。  相似文献   
265.
基于Aura-OMI传感器L2-V003甲醛日产品数据,分析陕西省2010~2018年对流层的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自然和人为因素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9年间甲醛柱浓度年际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关中地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值出现在2017年,为9.45×1015molec/cm2;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为17.40×1015molec/cm2,年均值为12.82×1015molec/cm2,季节均值水平为:夏季 > 冬季 > 秋季 > 春季,其中秋季波动性最大,春季最小.月均值幅度较大,呈周期性现象.甲醛浓度稳定性沿秦岭山脉向南北两侧递减;风向、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均对甲醛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以汉中市为主,植被覆盖度与甲醛呈正相关区域,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汽车保有量及大气传输等也是引起甲醛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区域时空分布特征结合自然、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66.
微生物脱氮是水体氮素去除最常用的有效方式,具有高效、经济和二次污染小等特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是微生物脱氮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为新型生物脱氮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新出路.当前,探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特性及各环境因子(如碳源种类、C/N、温度、pH、DO、盐度、重金属含量等)在好氧条件下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已成为污染水体氮素逸出的研究热点.通过总结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机制、筛选来源和种类、鉴定、脱氮特性与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含氮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好氧反硝化细菌种类丰富、存在环境广泛,脱氮效率一般在50%以上;目前,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机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氮的转化方面,对其中心碳的代谢研究以及碳氮比对反应机理的具体影响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有关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特性研究尚处于实验室小试或中试阶段.建议进一步筛选高效菌群,进行碳氮代谢途径研究,优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减少水体中的氮素污染,对于实现高效、经济的脱氮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67.
基于OMIHCHO数据日产品,对2016年全国甲醛柱浓度数据进行了提取分析,并结合全国各省市温度、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等数据,在空间上与甲醛柱浓度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甲醛柱浓度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出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甲醛柱浓度值普遍较高,而我国的西部及西北部地区表现出较低值;甲醛柱浓度月均值最低为8.31×1015molec/cm2,出现在10月份,最高为11.87×1015molec/cm2,出现在6月份,如果按照季节划分甲醛柱浓度均值,夏季 > 春季 > 冬季 > 秋季;从气象因子与甲醛柱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温度与甲醛柱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更为密切,但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性,此外,雨水对甲醛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但也在空间上有差异;由植被与甲醛柱浓度相关性结果来看,植被主要对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甲醛柱浓度影响作用明显.甲醛柱浓度与各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机动车保有量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而各产业增加值中工业与其相关性最高,说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也是甲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68.
不同消解方法对黄河水样总磷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种不同的消解方法,消解黄河水样后,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结果发现三种消解方法的精密度较好。但三种消解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存在着明显差异。差异是由方法本身的误差造成的。  相似文献   
269.
本文根据绿色食品土壤质量规定要求,对甘肃河西地区五个农场申报绿色食品基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及农药进行了测定,并同本地区土壤背景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70.
本文从SBR反应器的原理及其工艺特征出发 ,讨论了SBR反应器的类型和运行模式。分析认为 ,SBR反应器将在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预计不久的将来 ,SBR及在其基础上开发的CASS、ICEAS等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