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21.
应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三峡库区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城镇污水合并处理厂进、出水以及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合并处理后,除5个污水厂出水Ni超标(浓度为59.79~104.30 μg/L)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低于GB 18918-2002污水排放标准;剩余污泥中的总重金属含量在15.31~27.73 g/kg之间,各元素含量均远低于污泥农用标准。因此,在目前各合并处理厂的运行条件下,控制渗滤液与城镇污水比例在1∶2 700~1∶50(V/V)范围内,渗滤液汇入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是解决渗滤液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22.
为了去除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酸雾废气,用粉煤灰、廉价易得的黏土类矿物及碱土金属化合物制成一种新型酸雾吸附剂.通过配方均匀设计方法设计出不同比例的吸附剂,探讨了5 h的HCl的吸附量的变化,最终通过回归及规划求解得出最佳配方比例,并研究了空速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沸石和消石灰的最佳配比为0.50:0.35:0.15(质量比),在文中所述条件下,其5 h吸附的总吸附量为347.36 mg/g,HCl的吸附量为215.72 mg/g,且吸附效率保持在97%以上.该吸附剂在较高空速(5 000 h-1)的条件下吸附效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423.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实验,研究了聚硅酸铝铁-壳聚糖(PSAF-CTS)复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特征。红外实验结果显示,PSAF与CTS先由氢键力形成氢键聚合体,然后该氢键聚合体在酸性环境中脱水,发生通过羟基配位的羟基式桥联反应,生成聚合多核配位化合物PSAF-CTS。扫描电镜实验表明,该复合絮凝剂中存在PSAF、CTS以及二者结合处类似于多孔蜂窝状的3种结构。并且PSAF、CTS部分的形貌结构在反应前后也发生了变化。将该絮凝剂用于废水的絮凝处理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424.
采用微电解法预处理咖啡因生产废水,考察了进水pH、反应时间、进水浓度、铁炭比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水为pH3、反应时间为60min、原水进水(COD16585mg/L,BOD53814mg/L,ρ(氨氮)640mg/L)、铁炭比(堆积体积比)为1∶1时,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6.8%,氨氮去除率为62.6%,脱色率为93.5%,并对重金属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微电解可以将废水中的含氮杂环物质转化为胺类和脲类等链状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425.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二甲苯废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去除气态二甲苯,研究比较了不同进口浓度、停留时间以及悬浮液中生物量对二甲苯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浓度的增加二甲苯净化效率先升高后平稳,生化降解能力(EC)则明显升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二甲苯的净化效率明显增加。实验发现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悬浮液循环速率50 L/h,pH值介于6.5到7.5之间,溶解氧6 mg/L左右,停留时间tR=8.8 s;二甲苯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2%以上。结果还显示二甲苯净化效率随悬浮液循环流速的变化而波动不大,进口二甲苯的组成对净化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生物法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气相和液相的分离以及减少占地面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26.
土著微生物促生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率的河湖黑臭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然而向底泥中投加药剂可能会影响上覆水水质。为探讨该技术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实验研究了城市湖泊黑臭底泥修复过程中上覆水中磷浓度和底泥中磷含量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药深度为泥面以下15 cm,微生物营养剂(BE)和生物解毒剂(MT)的投加量分别低于60mL/m3和70 mL/m3的条件下,上覆水总磷(TP)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湖库类)标准值。投加微生物促生剂(BE和MT)导致上覆水磷含量升高,并促进了上覆水中藻类的增长。复配投加硝酸钙能减少上覆水中磷含量及藻类生物量,从而抑制微生物促生剂对上覆水磷浓度的影响。另外,投加微生物促生剂及硝酸钙到底泥中后,底泥磷含量以及磷形态组成的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7.
庙平9井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庙平9井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新庙油田庙22区块,区内大部分区域处于松花江内或江湾,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直井无法实施,本区采用水平井整体开发。庙平9井水平井在钻井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精心组织,克服了水平井段(大斜度井段)长,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井壁易垮塌、携砂困难、起下钻摩阻大、下油层套管困难、固井水泥环质量控制难、钻具事故几率大等困难,不仅避免和降低了井下事故的发生,且施工井满足开发要求,同时进行简化钻具结构和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该区块水平井安全钻井工艺技术总结出几点结论及认识。  相似文献   
428.
生物滴滤塔处理含H_2S和NH_3气体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生物滴滤塔对含H_2S和NH_3气体的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经培养驯化的活性污泥在生物滴滤塔上挂膜后,对H_2S和NH_3的去除率分别达85%和90%以上,处理后NH_3出口质量浓度小于0.2 mg/m~3、H_2S出口质量浓度小于0.001 mg/m~3,均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装置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研究表明,NH_3和H_2S的去除率均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29.
针对现有污染源单颗粒质谱成分谱较少且缺乏对比总结的问题,本论文收集了工艺过程源、扬尘源、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的单颗粒质谱图数据,使用聚类算法分析了各源类单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成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工艺过程源和燃煤源颗粒物均含有OC类、矿物质类、EC类、重金属类、富钾/左旋葡聚糖/硫酸盐硝酸盐类、OCEC类,但各颗粒类型的占比有明显差异,燃煤源中EC类占比明显高于工艺过程源而重金属类占比低于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主要由OC类、其他有机物类、富钾/左旋葡聚糖/硫酸盐硝酸盐类和OCEC类组成.扬尘颗粒的主要类型为矿物质类.从单颗粒化学组成上看,工艺过程源排放的有机颗粒中OC常与SO42-内混,元素碳颗粒中EC与NO3-或SO42-内混.燃煤源排放的碳质颗粒中EC、OC成分往往与NO3-和SO42-或者单独与SO42-...  相似文献   
430.
通过对华南某电子垃圾拆解区PM10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计算该地区的人群暴露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并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法(WOE)对常规评估方法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比较探讨3种方法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冬季节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为: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重金属Ni对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ILCR在10-6~10-4之间).其中,Cr,Pb,Cd和As 4种重金属(类金属)对成年男性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为3.05×10-2,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为5.41×10-2和5.4×10-1,表明当综合考虑重金属作用的靶器官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时,PM10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