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实施了生态农业、生态水利、生态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生态能源和生态工业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在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理念与意识欠缺,传统管理体制僵化,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效能较低,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加速产业生态化和环保行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及积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2.
宝鸡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赫晓云 《环境工程》2002,20(1):68-69,72
通过对宝鸡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的调查 ,提出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3.
核废料中的放射性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固定回收放射性碘对核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醛胺缩合制备了两种席夫碱共价材料—3,5-二氨基苯甲酸缩合香草醛(SB-35)和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香草醛(SB-4),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DSC)、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两种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席夫碱材料对水中碘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行为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由Langmuir等温吸附可知,在25℃时SB-35和SB-4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1356.49 mg·g-1和1680.08 mg·g-1.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对水中碘的吸附是吸热反应且自发进行,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44.
次生环境风险的系统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污染事故往往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次生环境风险识别成为环境风险识别的重点,也是风险识别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所在,一度成为环境风险识别的盲区。文章针对化工类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对次生环境污染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与环境风险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一套次生污染识别方法,并以南京化工园区硝基苯生产装置爆炸和二甲苯储罐泄漏为例,综合考虑直接风险与次生风险的发生概率、当量,确定了风险源等级,鉴别对环境有潜在威胁的风险源,为化工园区的次生环境风险的监控和防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通过水热法对冷冻干燥得到的雨生红球藻粉(PRCP)进行改性,合成了磁性γ-Fe2O3/PRCP,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分析(EDS)、BET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分别探究了不同pH值、初始铀浓度、温度、时间等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6时,材料对铀的吸附效果最好.从吸附动力学看,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材料进行热力学模型拟合发现,在25℃、pH=6时材料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方程,且随着溶液中初始铀酰离子浓度的升高,材料表现出了更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6.
基于西北某典型工业园区工厂内的地表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As、 Cd、 Cu、 Pb、 Hg、 Ni和Cr(Ⅵ)]的含量,分析该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分别进行生态风险和污染评价;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定量源解析,并结合采样企业排污资料和源排放成分谱经验数据识别特征元素,判定排放源类别.结果表明,园区所有采样点位的重金属均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但相比当地土壤背景值,除As和Cr以外的5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整体呈轻微污染和中度生态风险(RI=250.04);其中Cd和Hg是该园区的主要风险元素;源解析结果得到5类主要污染源,分别是化石燃料燃烧与化工生产源(33.73%和9.71%,分别为PMF和RF所得源贡献率,下同),自然来源与废渣堆填(32.40%和40.80%)、交通排放(24.49%和48.08%)、燃煤与有色金属冶炼(5.43%和0.11%)以及电镀与矿石冶炼(3.95%和1.30%).两种模型的总体变量模拟效果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