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1.
两级潜流人工湿地在中国东北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热提  范立维  谢涛  张祺  卓峰  林爱军 《环境科学》2007,28(11):2442-2447
以吉林省四平市郊区的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考察了隔离保温、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等加强化措施后的两级湿地系统在东北高寒地区运行的适应性及其效能与特征,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工艺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通过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的选用和一定的隔离保温措施,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在高寒地区高效运行,其对COD、BOD5、SS、NH+4-N、TP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整个运行期间,出水COD、BOD5和SS平均浓度分别为16 .01、4 .27和4 .01 mg·L-1,并且可以使出水NH+4-N和TP浓度分别在9 .72和0 .45 mg·L-1以下,均达到中水水质标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系统,可以弥补单级人工湿地NH+4-N去除效率不高的缺点,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 mg/L和20 mg/h)多壁碳纳米管(Muh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短期(21 d)作用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废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和20mg/L MWCNTs废水的持续作用对反应器出水NH4+-N、NO3--N、NO2--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0.35 mg/L、4.5 mg/L、0.1 mg/L和0.15 mg/L)及1个反应周期内的氮磷转化过程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活性污泥3h呼吸抑制试验表明,低质量浓度(ρ<100 mg/L)MWCNTs短暂作用(3h)对活性污泥活性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当MWC-NTs质量浓度达到g/L级别后,MWCNTs对活性污泥活性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MWCNTs对活性污泥的呼吸抑制作用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研究表明,1 mg/k和20 mg/L MWCNTs对活性污泥系统短期作用并不影响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根据2009年伊犁河灌区土壤监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半方差函数与克里格插值法,对伊犁河灌区土壤盐分和主要离子组成特征与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0~3 cm土层含盐量约占0~60 cm土层含盐量的60.19%,土壤盐分剖面分布呈现表聚性.土壤各层盐分质量比与主要离子质量比呈现强烈的空间变异性.表层土壤主要离子总体上在东西向和南北向上呈二阶趋势效应.从克里格插值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表层土壤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即各离子质量比最高值均出现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区域,并形成了区域土壤的积盐中心.  相似文献   
114.
基于1969~2018年再分析气象资料,运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计算了以咸海为中心未来7d的逐日气团轨迹,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绘制了5个层次(0~0.5,0.5~1,1~1.5,1.5~2,2~5km·agl)的气团轨迹密度图,分析了咸海干涸湖床粉尘扩散的时空变异.结果显示,粉尘潜在扩散具有季节分异.春、冬季粉尘扩散范围与密度最大,沿东北方向扩散比例分别占61%、35%,最远可达亚洲东部地区,其次是秋季;夏季粉尘扩散以0.5km为界限表现明显的高度差异.随着高度的增加,粉尘潜在扩散的密度逐渐降低.受地形与天气系统的影响,春、夏粉尘扩散呈现向东北,西南方向扩散趋势,秋、冬呈现沿东北方向扩散趋势.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咸海干涸湖床粉尘可远距离输送:在近源区沉降,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及周边国家,在山区沉降,则可能加速天山雪冰融化.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马迹山铁矿石中转港建港前后的海域水质、沉积物、浮游动植物及潮间带生物资源现状监测资料的回顾评价,分析了铁矿石港口营运对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铁矿石港口的运营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潮间带生物量、底栖生物、港口前沿沉积物中油类含量的变化等。并分析了产生环境影响的原因,提出防止港口对海域环境影响的相应环保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乌鲁木齐市PM_(2.5)和PM_(2.5~10)中碳组分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月至12月在乌鲁木齐市区用膜采样法采集了大气PM_(2.5)和PM_(2.5~10)样品,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通过OC与EC的粒径分布特征、比值和相关性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并用OC/EC比值法估算了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PM_(2.5)和PM_(2.5~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2.8μg/m~3和64.7μg/m~3.PM_(2.5)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85μg/m~3和2.38μg/m~3,PM_(2.5~10)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63μg/m~3和0.57μg/m~3.OC和EC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季浓度最高.碳组分主要集中于PM_(2.5)中,OC/EC比值范围为3.62~11.21.夏季和秋季的PM_(2.5)和PM_(2.5~10)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0.65).估算得出的PM_(2.5)和PM_(2.5~10)中SOC的估算浓度为2.31~11.98μg/m~3和0.38~1.49μg/m~3.  相似文献   
117.
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淘汰硫丹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化学品风险管理SEA(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方法学,结合中国硫丹生产、使用及替代技术状况的调研,对中国履约淘汰硫丹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5 a淘汰情景下的总成本为5 007.2×104元,其中产业经济成本为4 852.2×104元,管理成本为155.0×104元,沉没成本约为651.0×104元;10 a淘汰情景下的总成本为2 748.5×104元,其中产业经济成本为2 507.6×104元,管理成本为240.9×104元,而沉没成本约为651.0×104元. 硫丹淘汰对现有硫丹原药生产企业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及化工生产链影响,但总体经济影响不大. 对履约淘汰硫丹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就业影响和消费者福利等因素的分析表明,除对硫丹长期集中使用的棉花种植者构成一定的短期影响外,中国履约淘汰硫丹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小. 其中,5 a淘汰情景比10 a淘汰情景可减少约2 000 t硫丹环境排放量,具有更显著的环境和健康效益. 因而,建议中国采用5 a淘汰情景履约淘汰硫丹,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硫丹履约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摸清喀什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为管理部门进行污染精准管控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喀什市2022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喀什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年均质量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超标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喀什市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春、秋、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19.
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可增强土壤光谱中有效信息特征,提高模型估测精度。以新疆渭-库绿洲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ation, CWT)与传统数学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光谱数据处理并提取特征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NN)、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方法构建土壤重金属镉含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原始光谱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在600~2 450 nm范围内,随着重金属镉含量增加,其光谱反射率降低,二者呈负相关。(2)CWT与原始光谱一阶微分(R′)相结合的处理效果最佳,|r|值可达到0.586,为极显著负相关(P<0.001),表明数学变换与连续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反应光谱细节特征。(3)对比各模型的反演结果,发现CWT-R′-SVMR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大于0.86,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02 mg/kg,相对分析误差(RPD)大于2,建模效果较好,可作为最优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镉含量进行估测。结合数学变换...  相似文献   
120.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新疆的荒漠化面积为104.4×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5.2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影响下,新疆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威胁到绿洲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新疆过度开垦和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耗用和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因此,防治荒漠化,是实现荒漠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要论述新疆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