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姜子英  潘自强  邢江  於凡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502-3510
应用全能源链分析(PCA)和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采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和一些新的参数,对我国核电能源链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核电能源链(包括核燃料循环前段、核电站)的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2g CO2,eq/(k W·h),若考虑核燃料循环后段(乏燃料后处理与废物处置)则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9g CO2,eq/(k W·h).核电是低碳能源,发展核电代替一定规模的煤电提供一次能源,每1k W·h电力生产能够减排大约1kg二氧化碳.推进核电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持续节能降耗,鼓励材料再循环再利用,核电能源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2.
为完善燃气管道安全评价体系,首次将Bow-tie技术引入到城镇燃气管道的风险管理中,通过Bow-tie图将故障树与事件树结合起来,定性分析了导致燃气管道泄漏的原因和后果,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减缓措施。Bow-tie技术将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图形中完整地展现出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既可用于事前预防,又能指导事后响应,最大程度杜绝管道事故的发生,为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3.
电声换能超声波雾化方法捕集细颗粒物的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已有应用电声换能超声波雾化方法提高超细颗粒捕集效率实验基础上,对小颗粒团聚长大过程进行强化研究。利用旋涡泵进气口负压区加剧液滴汽化过程,使更多液滴变为饱和水蒸气,然后利用出气口正压区加剧水蒸气以细颗粒为凝结核凝结长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实施强化后,系统出口烟尘浓度降低迅速,细颗粒收集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4.
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的概念基础上,根据环保投资与治理费用作用于经济的原理,借鉴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基本思想,构建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模型,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对经济的影响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5.
针对目前我国尾矿库自身环境安全隐患较高,环境管理粗放,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这一情况,首先从事故发生趋势、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2006—2012年间发生的52起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然后在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尾矿库环境管理面临三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尾矿回收利用率不高、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过近、未开展特征污染物监测、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缺位、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应急预案编制不规范等主要问题;最后从尾矿库规划建设、日常监管、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尾矿库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6.
我国滨海核电项目已发生多起海洋生物暴发导致取水系统异常的事件。当前核电厂建设前期海洋生物调查与评价缺乏对致灾海洋生物的针对性。本文结合国内外已开展的致灾海洋生物与核电厂冷源安全的现场工作反馈,分析了现有核电项目建设前期海洋生物调查工作的不足,提出了调查方案的优化措施,以尝试增强海洋生物调查、筛选评价与核电厂冷源安全纵深防御体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7.
外加有机碳源对 NO硝化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研究了摇床上不同外加有机碳源对NO硝化去除的影响程度,以及两种溶解氧状态下有机碳源浓度对NO硝化去除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有机碳源对NO硝化作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外加有机碳源对NO硝化去除的影响最大。在溶解氧充分条件下(DO≥2mg/L),外加低浓度葡萄糖(≤20mg/L),NO硝化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外加高浓度葡萄糖(≥100mg/L),异养菌的氧化作用和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可以同时发生作用;低溶解氧条件下(DO≤2mg/L),由于异养菌生长优先利用了有限的氧,使硝化菌生长受到了抑制,在局部厌氧区域发生了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浅谈日本琵琶湖水环境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琵琶湖水环境的治理经验。详细闸述了当地政府对生活排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排水3个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措施,此外,还介绍了入湖河流的直接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9.
以厌氧/缺氧/好氧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AAO-BCO)组成的双污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级串联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N1、N2、N3)中有机物浓度对比耗氧速率(SOUR)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各级处理单元的硝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N1、N2、N3分别在有机物浓度低于40、60和40 mg·L~(-1)时,比耗氧速率随有机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根据比耗氧速率粗略估计了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在各级中的百分比,其中氨氧化细菌的百分比分别为43.47%、54.94%和63.83%,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百分比分别为11.65%、21.87%和18.23%。由比耗氧速率计算得到氨氮比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氮比氧化速率,其最高值分别为实际污水处理厂的1.9倍和1.2倍,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菌菌群更密集,硝化性能更优,且存在明显的亚硝酸盐累积现象(亚硝酸盐浓度为1.52~3.65 mg·L~(-1),亚硝态氮积累率最高可达25%)。  相似文献   
150.
空气污染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但大多数学者研究从样本的独立性出发且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忽视区域之间空间相关性,所得结论和政策建议需谨慎对待。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Grossman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选取2001—2014年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作为样本,选择以PM_(10)和PM_(2.5)作为空气污染的代理指标,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公共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即PM_(10)和PM_(2.5)每增加1%,导致哮喘疾病和内科门诊等疾病人数不断上升,且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对哮喘疾病的影响分别为0.2236%和0.2272%。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最大;其它财政医疗支出、卫生技术人员和人口密度等要素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较小。由于空气污染的负外部性,研究还发现,区域之间空气污染的"溢出效应"对领域居民公共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说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会使得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估计产生偏差。从长期看,空气污染对本地居民公共健康的直接效应都显著为正,PM_(2.5)间接效应显著为负,但PM_(10)间接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各级政府除了在源头上治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外,还应该打破各自为阵的行政垄断,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跨区域环保合作,共同治理和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等。这对区域之间协同减排和保护居民公共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