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微囊藻毒素-L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盛建武  何苗  施汉昌  钱易 《环境科学》2006,27(4):783-786
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免疫自制的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完全抗原BSA-MC-LR,获得了质量较好的抗MC-LR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表明抗体的效价能达到1.5×105;固定包被抗原OVA-MC-LR,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标准曲线表明对水样中MC-LR的检测下限为10ng/L,线性区间为30ng/L·3μg/L,能满足对饮用水和地表水中MC-LR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02.
结合油平板和血平板方法从重金属8处复合污染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15株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菌株,其中J119菌株不仅具有良好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而且能在含铅、镉浓度分别为100~200 mg·L-1、25~100 mg·L-1的平板中生长.同时对J119菌株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与3种不同类型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活化土壤中铅的效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400 mg·kg-1铅污染土壤中,J119菌株发酵液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活化土壤中铅的效果相当;与对照相比,在800 mg·kg-1铅污染土壤中,J119菌株发酵液处理使土壤中有效性铅的浓度增加51.1%,而3种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CTAB、SDS、Tween-80处理土壤中有效态铅浓度仅比对照增加28.7%、26.2%和16.0%.另外,J119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与供试3种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铅的活化作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03.
为统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提升事故灾害应急响应时效,抢抓指挥救援“黄金期”推动科学救援安全救援,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先后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并明确相关职责清单。一年来,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机构坚持以应急值守为主线基础,以信息报告为重点抓手,以协调指挥为焦点创新,将队伍能力建设作为长期任务融入日常工作,分级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为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打基筑篱,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04.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2008年5~11月环太湖水域及太湖下游嘉兴河网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ELISA法对环太湖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0±6.5)%,相对标准偏差≤10.0%,准确性和再现性均良好,且具有通量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于太湖流域MC污染的普查和初筛.环太湖水样中的MC-LR在2008年8、10月较高;太湖下游嘉兴河网水样中的MC-LR自2008年7月开始有检出,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9月,为0.772μg/L;各饮用水源地水样中的MC-LR亦有检出,但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限值(1.0μg/L).  相似文献   
405.
为了更好保障水域清洁,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从船舶海上加油的实际过程出发,通过Petri网基础理论与船舶加油特征匹配构建船舶海上加油作业过程模型,采用关联矩阵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化求解表达和网结构性质的确定,最后得到存在安全隐患的节点,对船舶海上加油作业过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06.
<正>近日在广西桂林叠彩山木龙洞附近发生的坠石事件造成7名游客死亡,给游客敲响了警钟。当前天气转暖,强降雨增加可引发地质灾害、交通事故,游客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防危险。山区旅游:提防三大危险关注天气变化一是滚石。山区多岩石,尤其是土壤植被较少,岩体裸露较多的山脉地区,岩石经风雨剥蚀极易风化滑动,在外力条件作用下随时可能滚动下落。在旅游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避让措施,与山体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407.
408.
我国铜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铜是生命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当铜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又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为了有效控制铜给水生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铜的水质基准研究工作.以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收集和筛选了淡水水体中的生物物种和相应的毒性数据.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推导了我国铜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  相似文献   
40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锂电池的报废,亟待回收处理. 已有锂电池回收技术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后仍残留有一定量过渡金属的末端废渣,若不加以处理处置直接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风险. 本研究提出一种以锂电池回收的末端废渣为原料,与三聚氰胺固体粉末混合后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高性能催化剂,用于催化过硫酸盐氧化剂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实现其高值化再利用. 结果表明:①新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为镍钴氮化物和锰氧化物,壳为厚度约5.7~13.1 nm的石墨化碳层. ②以单过硫酸盐(PMS)为氧化剂,对新制备催化剂(NCM1)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其可高效催化PMS降解苯甲酸、苯酚等一系列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当NCM1的投加量为0.03 g/L时,浓度为0.05 mmol/L的难降解有机物—2,4-二氯苯酚,在吸附后2 h内降解完全. NCM1/PMS降解体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纯自由基体系小. ③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材料可实现多次循环利用且催化效率基本保持稳定. ④对降解完成后体系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发现,新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降解过程中,金属离子仅有微量溶出,而原始废渣则大量溶出金属离子,说明与三聚氰胺混合热解可有效固定废渣中的金属. ⑤经淬灭试验、D2O替换和EPR测试等一系列试验,证明新催化剂催化单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均具有一定贡献,但还存在其他未被探明的机理. 研究显示,新制备的NCM1具有高PMS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锂电池回收废渣的处理处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10.
重金属具有高毒性和不可降解等特点,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产生危害,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最近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中存在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或通过人工添加的方式改善重金属对生物的不利影响.这些研究对认识水环境中的自然净化、生态修复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对生物活性物质改善作用的总结和深入机理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调查并总结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水生生物重金属胁迫的改善作用,研究其可能的改善机制.对水生植物而言,生物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叶黄素循环以及维持植物光合色素平衡来改善重金属毒性;对于水生动物,生物活性物质主要通过缓解氧化应激、螯合重金属离子和维持肠道健康来减轻重金属毒性.因此,本文能为预防和改善水环境中重金属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提供支持,并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的自然修复技术、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对水产养殖中生物的日常管理、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