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4,14(4):139-141
文章立足科学的发展观,从阐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措施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2.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5,15(1):5-10
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04年环保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环保任务。  相似文献   
283.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3,13(4):139-141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284.
福州市区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福州市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建筑物和生命线易损性分析及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在设定地震、历史地震、盲估地震和实时地震等4种不同地震参数输入下福州市区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成果,提出了依据地面数据精度和设施类型划分的大城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城市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三个层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灾害损失的预测评估单元,即在城市核心区,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单元可以是建筑物、居委会或区;在城乡结合部,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以居委会或区为单元;在乡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以乡镇和自然村为单元。根据系统模块,本文预测了8度地震烈度下福州市区地震灾害的总损失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全市区人员死亡约123人,重伤约654人,无家可归者约417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56.1亿元,并分析了地震灾害损失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5.
随着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广泛用于染料、制药、橡胶、炸药、印刷、涂料、农药、塑料、香料、鞋油等化学工业。在这些行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中都明确规定,从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作业的工人,班后禁忌饮酒,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一般以苯胺和硝基苯为代表,这类毒物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生成一种叫羟胺的中间代谢产物。这种物质能强烈的促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了携 带氧气等功能,引起组织细胞缺氧。形成头痛,恶心,无力,口唇、指甲青紫等苯胺、硝基苯的中毒症状。 由于酒能…  相似文献   
286.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空调机组,以火(热)电厂的低Yong热能为能源,完美地解决了火(热)电厂生产车间室的空调问题,它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及冷热双供等优良性能,最适合于火(热)电厂应用。  相似文献   
287.
中国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理论分析框架的改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保护始终是资源优化配置必然面对的难题,这也为中国农地非农化的政策调控提出了挑战,即应当建立怎样一种政策调控框架,才能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实现农地非农化的优化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地非农化的市场结构、配置方式和效率损失,阐明中国农地非农化配置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的现状,进而提出以内生性政策调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外生性政策调控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并以此为分类基础构建中国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参照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思路,反思中国现行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的运行体系,提出改良现行政策框架的设计路径,具体包括:促进行政性规制政策的市场化改良、加强经济性规制政策的作用范畴、调整社会性规制政策的政策导向、拓展激励性规制政策的作用范围、推进放松规制政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88.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在界定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作用机制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换、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以及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换会增加碳排放量.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农田转换为森林或草地能够使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增加,但是土壤碳汇集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农田、森林和草地管理措施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基本观点是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减少碳排放置.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从能源消耗角度考虑,二产用地向三产用地转换会减少碳排放量.因此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对帮助我国实现碳减排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9.
泌盐盐生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根据盐生植物的抗盐生理机制及其形态结构和生态学特征 ,可将盐生植物区分为真盐生植物 (euhalophyte)、泌盐盐生植物 (recretohalophyte)和假盐生植物 (pseudohalophyte)三种类型[1 ]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特征 .泌盐盐生植物体中具有特殊的泌盐结构———盐腺或盐囊泡 ,可将植物体内过多的盐分排到体外 ,故能很好地适应盐渍生境 ,在多种盐渍生境中皆能生存 ,如盐湖、盐漠、盐渍草甸、盐沼等 .中国地域广阔 ,存在各种盐生植物生境 ,但是 ,由于我国专门从事研究盐生…  相似文献   
290.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交互耦合机制,以陕西省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其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中度耦合协调发展为高度耦合协调(0.549~0.800)。耦合度方面,以2009年为界,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两两及整体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协调指数方面,以2007和2009年为拐点分为3个变化阶段,其中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协调指数T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协调指数T3以及三系统总协调指数T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指数T1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2)从空间序列上看,201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