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自制壳聚糖小球为载体,采用吸附固定法制备固定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DHHJ),并将其用于羽毛废弃物降解。结果表明,采用3.0%(质量分数)的壳聚糖制成的壳聚糖小球的形态较好,经高压灭菌后弹性增加,呈多孔状,有很强的吸水性,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固定和生长;在细胞稀释液中加入10%(质量分数)的壳聚糖小球,固定时间设为2d时,制得的固定化小球在发酵过程中释放的有效活菌数最多,可达7.0×106 cfu/mL;在连续10次、共计40d的序批发酵降解过程中,固定化菌的羽毛降解率和发酵液中的角蛋白酶酶活均保持在最大值的80%以上。固定化菌的发酵稳定性较强,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有效地降解羽毛,具有连续发酵潜力;固定化菌发酵降解羽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球投加量50mg/mL,羽毛投加量25mg/mL,摇床转速130r/min,发酵5d。  相似文献   
112.
进口与国产COD消解测定仪测定废水COD的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消解分光光度法,比对了一款进口仪器和一款国产仪器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OD含量测定的差异性。通过精密度、回收率、方法比对等实验分析得出,2款仪器应用电热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实验结果与国标回流滴定法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可广泛用于水质评价和环境监测。与国产仪器相比,进口测定仪具有较小的偏差,较高的回收率。国产测定仪偏差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比色装置,而不是用于前处理的消解装置。比较分析了2款仪器的购买和使用经济成本,为广大企事业及科研单位选用COD消解测定仪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 H和磷酸根2个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速率可明显分为快、慢2个阶段,快速阶段主要是Cu2+结合在高亲和力位点,而慢速阶段则是结合在低亲和力位点。提高溶液p H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降低溶液p H则将抑制Cu2+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p H可通过改变水稻土表面电荷的性质以及溶液Cu2+的形态来影响吸附反应。提高离子强度,将降低低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而对高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水稻土对Cu2+存在很大比例的专性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存在,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认识Cu2+在水稻土中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以低浓度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小试装置,以COD、TP和浊度为考察指标,对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部分溶气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对COD、TP的去除率略高于全溶气气浮系统;二级出水浊度较低时,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的出水浊度反而升高,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不适合处理低浊度的二级出水.  相似文献   
115.
采用云南175个历史强震的等震线图、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和云南1:400万活动断裂资料,对常规正圆法灾区范围量化与数字等震线模型灾区范围量化得到的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灾害地震的灾区范围用等震线模型来量化比常规用正圆来量化更加符合地震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16.
水动力条件下蓝藻水华生消的模拟实验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藻水华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水污染问题之一。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在温度、光照、初始pH值和营养盐等基本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模拟水流流速分别为10cm/s、20cm/s、30cm/s、40cm/s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的产生与消亡过程,在10~40cm/s流速区间里藻类生长周期随流速增大而变长,藻类最大现存量在40cm/s流速下最大,在10cm/s流速下最小,流速为30cm/s时藻类比增率最大,较适合藻类生存,在整个水华暴发过程中水体氮磷营养浓度呈下降趋势,水体的pH、DO和Ec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7.
日本的四国电力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独资企业,着手发展植林事业,其目的是为未来的CO_2排放权交易积累专门知识。计划从2001年起,每年种植按树100hm~2,2011年开始采伐。  相似文献   
118.
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系以久保田雅久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使用人造卫星数据的电脑计算,得出了如果继续把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抛入太平洋的话,不久即可形成大量废弃物漂流的污染海域的结论。从1993年起,他们采用3年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查明了高纬度的垃圾向西北方向移动。赤道附近低纬度的垃圾在仅仅数个月中,就汇集在北纬  相似文献   
119.
为了防止酸雨危害,今春日本派遣高级外交官来华,以中国环境中心为基地,探讨在东亚地区建立酸雨监测网。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此表示关心,中国政府支持日本的建议,有关各国将于1998年聚会,正式开始该项活动。建立酸雨监测网的国家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泰国、印尼等,共11个国家。日本将通过开发援助,提供观测器材和专门人才进修等给予合作。  相似文献   
120.
最近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表了到2005年使CO_2排放量实现零的宣言。通过采用节能电器和削减纸的使用量,增加可替代出差的电视会议,使CO_2的排放量到2000年10月止,比1990年削减7%,再加上通过植树所吸收的CO_2量,即可使整体排放量成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