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采用电Fenton联用电絮凝工艺处理晚期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研究最佳工艺处理条件,并考察处理前后出水的理化指标及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电极电解体系中分别以铸铁为阴阳电极、甘汞为参比电极,操作电压1V、2mLH2O2和pH =3时,300 mL渗滤液经电Fenton工艺处理60 min后,出水COD去除效率接近90%,其余指标亦显著改善,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仍显示一定毒性;之后在操作电压1V和溶液近中性时,联用电絮凝工艺继续处理30min,出水COD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斑马鱼胚胎凝结率、孵化率、心包水肿和脊柱畸形发生率均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结合理化分析与生物毒性评价,证实2种电化学工艺联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中水经A/O法处理并经陶粒过滤与活性吸附处理后,经两年的静态与动态研究得出,中水与自来水对软化床中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A3钢与20^#钢在软化中水与软化自来水的动态连续腐蚀测试和快速均匀腐蚀结果表明,在采暖水温度下,软化中地A3和20^#钢的腐蚀略高于软化自来水,但据金属耐腐蚀性三极标准,中水仍可用于采暖系统。  相似文献   
13.
氯代芳烃在黄河底泥中吸附—絮凝—沉降规律及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黄河底泥对以氯苯为代表的氯代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规律及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絮凝剂(铝铁共聚物)对氯苯去除率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黄河底泥对氯代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主要通过其表面及微孔作用。加入絮凝剂后氯苯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絮体在形成过程中的凝聚、卷扫、网捕作用使水体中微小胶体颗粒得以沉降,进而增加了有机物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Al(Ⅲ)和Fe(Ⅲ)共聚合及其混凝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氯化铝(Al(Ⅲ))和氯化铁(Fe(Ⅲ))干法(即热分解怯)共聚合。通过图谱分析,初步确定了共聚物的存在;用硅藻土模拟水样的混凝实验结果表明,铝铁共聚物是一种既不同于单聚铝,也不同于单聚铁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5.
张舒婕  李广科  桑楠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4272-4277
通过二氧化氮(NO_2)动式吸入染毒模型,探讨其对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的影响及单酰基甘油酯酶(MAGL)抑制在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首先检测暴露后肺组织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考察对EMT标志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其次,在MAGL抑制剂JZL~(-1)84预处理后再次进行小鼠NO_2动态吸入染毒,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并考察JZL~(-1)84对E-cadherin和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NO_2吸入显著上调小鼠肺组织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且使小鼠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α-SMA表达显著升高,说明NO_2通过其体内代谢衍生物可诱导小鼠肺组织EMT发生.而MAGL抑制可显著降低NO_2诱导的小鼠肺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升高,并缓解吸入暴露造成的E-cadherin表达下降和α-SMA表达量增加,抑制EMT过程.由此提示,NO_2吸入暴露可诱导小鼠肺组织EMT发生,而MAGL抑制通过调控PGE2水平对这一损伤效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球形红杆菌废水除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考察了磷源、碳源、硫源对废水生物除磷优势菌球形红杆菌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好氧条件下,缺磷环境会使球形红杆菌产生过量摄磷现象;经无碳和无硫培养后,转移到富磷培养基内,也会产生过量摄磷现象,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体摄磷量下降;该菌体经预培养转入富磷培养基后,碳源不同其摄磷能力有所差异;以苹果酸为碳源时的摄磷量略大于以乙酸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17.
桑楠  云洋  侯丽  李广科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2315-2320
采用动式熏气法研究了不同浓度SO2(7、14、28和56 mg·m-3)吸入对大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Ⅱ-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水平、神经元胞内游离Ca2 浓度以及即早基因c-fos和e-ju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O,可造成海马组织Ⅱ-1β(p<0.01)和TNF-α(p<0.05)水平显著增高,但低浓度下(7、14 mg·m-3)作用较为明显;so2可显著增加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上调c-fos和c-jun mRNA的表达,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这一结果从整体水平上说明了SO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效应,并提示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与炎性反应、钙离子稳态及即早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MN)效应.结果表明,渗滤液可诱发微核的形成,且呈明确的浓度(渗滤液CODCr)-效应关系.在亚急性染毒条件下,渗滤液CODCr为10mg/L时,可诱发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n=16,P<0.001);在亚慢性染毒条件下,渗滤液CODCr为5mg/L时,即可诱发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n=16,P<0.001).这一结果从整体水平上证明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哺乳动物具有遗传损伤效应,同时提示可以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作为渗滤液生物监测指标.渗滤液处理时间越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越低,意味着长期接触环境低浓度渗滤液污染有引起体内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铁在黄河底泥上吸附-絮凝-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黄河底泥对水体中总铁的吸附,并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对吸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过程中,pH值和底泥的浓度均会对吸附量产生很大影响.在其特征pH值吸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相应增加.同时,在特定的pH值和底泥浓度下,随着总铁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也相应增加;而在总铁初始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泥浓度的增加,水体中平衡吸附量减少.结果还表明,絮凝剂的加入,可使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水体中总铁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