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1.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有机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容易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其处理工艺,并就各自的特点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较难处理,同时又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催化湿式氧化法属于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处理有毒、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催化湿式氧化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在降解垃圾渗滤液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的催化湿式氧化降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鱼  王健  郑爽  汤洁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5):497-501
利用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年老”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及氨氮进行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分析了CWAO降解过程中有机酸之间及氨氮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WAO可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反应进行120min时TOC去除率均达90%以上.降解乙酸、正丁酸和正己酸混合溶液时,升温过程出现有机酸相互抑制降解现象.氨氮的存在导致正丁酸的降解率下降,而有机酸的存在也抑制了氨氮的降解.Ni2+可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盲数理论的湖泊总磷D-BM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湖泊总磷负荷模型中各参数及总磷规划中排污量的不确定性,运用盲数理论,将Dillon模型、盲数模型和费用效益分析模型结合,建立了湖泊总磷规划D-BM优化模型.在总磷规划实例中,当3个近期治理方案的总磷目标浓度分别为0.30,0.20,0.15mg/L时,根据D-BM模型求出3个备选治理方案的费用效益指标分别为0.932、1.480和1.448.选择第2个备选方案为湖泊富营养化最佳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COD和SO2排放总量削减10%的控制目标,本文简要综述了总量控制的发展过程,从区域及流域环境容量方面阐述了总量核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以某新资源项目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催化湿法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中Co/Bi催化剂的回收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酸盐熔融法制备Co/Bi催化剂,用于催化湿法氧化(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对一次利用后的 Co/Bi催化剂进行回收和再生,在反应温度260 ℃、催化剂用量 2 g、氧分压 0. 5 MPa条件下,催化剂的回收率可达到(97. 09±0. 74)%。利用XRD、BET分析方法对新鲜制备、一次回收、一次再生、二次回收的催化剂进行表征,根据表征结果可知催化剂的活性为: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二次回收>一次回收。利用上述催化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垃圾渗滤液,在 280 ℃、300 ℃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为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一次回收,而在220 ℃、240 ℃、260 ℃条件下,则是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一次回收,表明低温条件下,一次再生的催化剂和一次回收的催化剂出现失活现象,并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采样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程序(SAX),对于吉林省内7个天然水体底质中Mn元素的采样和分析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QC)实例研究.实验采用了平行采样平行分析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空白实验、重复测定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然后利用稳健方差分析(Robust ANOVA)计算了采样分析全过程中的地理方差、采样方差和分析方差,并对整个质控过程按照适目的性原则进行了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成果,可知评价中采用的比例限值标准在一般意义下的SAX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也应注意到该限值标准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8.
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控制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我国火电迅猛发展的现象,以内蒙古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2004年内蒙古地区拟建的36个火电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取得有关资料,分析了这些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情况,并对内蒙古地区火电发展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即使内蒙古地区拟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在火电装机容量增加33.68×106 kW的情况下,SO2排放量仅增加0.8×104 t/a;通过对城市中水、矿井疏干水的使用,节约新鲜水用量超过1×108 t/a,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火电项目的SO2总量控制和节约用水控制效果较好.但是内蒙古地区拟建电厂区域累积用水总量很大,将加剧该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而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能源输出地,需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议加快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考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以江苏省某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品,分析As、Ni、Cd、Zn、Pb、Hg等重金属含量,分别应用克里金插值、化学质量平衡形态模拟、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对目标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布、重金属形态种类及区域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受固体废弃物填埋及农田过量施肥污染。其中,Cd和Zn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汞含量接近背景值。模拟获得Cd金属形态15种,Zn金属形态21种,对金属形态浓度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得出CdCO3、Cd2+具有致癌风险,总贡献率分别为38.4%和31.9%;Zn2S32-具有非致癌风险,总贡献率为91.66%。Cd2+的致癌风险值在10-6~10-4,其致癌风险水平不可忽视。因此,研究区域重金属形态对人体的毒性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利用Mackay的Ⅲ级逸度模型估算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在典型陆地石油开采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分布及迁移转化规律,根据研究区域年石油开采量估算污染物排放速率,利用实测浓度数据和文献值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大气、水、土壤和沉积物相中的对数单位平均残差分别为1.12、1.35、1.41和1.39,表明模型对气、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浓度的估算与实测值大体吻合.土壤相是PAHs的主要环境归宿,落地原油是污染物主要输入方式,土壤相降解为主要输出方式,介质间迁移过程主要为沉积物相与水相的质量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