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概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排放特征、主要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在对人工快渗系统工艺原理和污染物去除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人工快渗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并结合技术的工艺改进和完善,探讨了人工快渗技术的适用性。然后结合深圳市白花洞村、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及北京昌平区农村工程实践,分析了人工快渗技术在村级分散型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运行效果。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表明:人工快渗技术及其改进工艺组合系统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效果好等特点,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地区因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造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低的问题,是一项十分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碳源(PBS、PHB和陈米)条件下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投加PBS和PHB后,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PBS-14.29%~96.55%和PHB-57.89%~96.55%,而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浓度比原水有所增加,均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投加PBS和PHB的TN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为-35.49%~69.42%和-26.12%~64.64%,而投加陈米后对TN的去除效果显著,TN去除率为33.43%~93.37%。结果表明,采用陈米作为低C/N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的碳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南方山地丘陵区充沛降水的利用效率 ,缓解山地城镇用水短缺、自然生境大量丧失、河道及水库干涸且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危机 ,文章利用GIS技术 ,对研究区所处的小流域原始地表水系网络和集水区进行了恢复和划分 ,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对各集水区产流量进行了估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集水工程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内滩天然林、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土壤的碳密度和净增量,以及植被和土壤呼吸进行了实际观测,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来源,初步构建了秋茄林沿不同滩位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结果表明,深圳福田秋茄林的碳密度在234.58~694.46 t.hm^-2之间,其中植被碳密度为44.54~239.51 t.hm^-2,凋落物和粗木质残体碳密度为2.02~24.56 t.hm^-2,土壤碳密度(深度为50 cm)为188.02~430.39 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整体上表现为自内滩向外滩降低的趋势。在研究时段内,3个滩位的植被碳密度净增量为4.31~13.28 t.hm^-2.a^-1,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没有显著变化。红树林的凋落物生成量为2.17~10.55 t.hm^-2.a^-1,约有49.94~94.01%通过食草动物、冲入海洋和腐烂分解等途径消耗。植被呼吸量为2.20~12.08 t.hm^-2.a^-1,土壤微生物的异氧呼吸量为0.25~1.61 t.hm^-2.a^-1,甲烷排放为0.09~0.31 t.hm^-2.a^-1,土壤有机碳输入约18.99%~44.43%来自植被内源输入,其余来源于海洋碳输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介于8.68~35.91t.hm^-2.a^-1之间,约有47.38%~74.08%转变为净初级生产力(6.48~23.84 t.hm^-2.a^-1)。碳平衡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内滩的天然林是个很大的碳汇,约20.08 t.hm^-2.a^-1,中滩和外滩的人工林碳汇量分别为9.98 t.hm^-2.a^-1和4.03 t.hm^-2.a^-1。相对于陆地森林,秋茄红树林有着显著的碳汇效益,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深圳江碧工业区地下水污染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实地踏勘和钻探采样的方法调查了深圳江碧工业区地下水质状况,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了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控制的对策.结果表明:工业区内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其污染不是来自工业区内污染物下渗,而是源于其附近已污染的茅洲河与洋涌河.   相似文献   
16.
人工快速渗滤池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池中各层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各种微生物大都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0~20cm砂层的脲酶、脱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层;在快渗池内,氮转化以硝化作用为主,反硝化作用比较弱;渗滤池上部呼吸作用明显强于中下部,与微生物的分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 1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 <1m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其对SS、CODCr 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14 %、91 99%和94 4 4 % ;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 N及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4 0 6、2 3 2 0、9 0、5 16和 0 2 6mg L。采取间歇性淹水 落干的运行方式 ,并结合反冲洗 ,提高了CRI系统的水力负荷 ,改善了污染物去除效果 ,增强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LnSrCoO4对CO和C3H8的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毛  罗来涛  钟华 《环境化学》2004,23(6):655-658
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LnSrCoO4(Ln=La,Sm)复合氧化物,考察了其对CO和C3H8的氧化反应活性,并运用XRD,BET,TEM和TP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氧化物具有四方K2NiF。结构,对CO和C3H8的氧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而LaSrCo04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快渗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快渗池进水水质波动不大,出水水质稳定且良好,对COD和BOD5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在97%以上,硝化作用很强,NH3-N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几乎全部被氧化成硝态氮;SS去除率在90%以上,TP去除率在40%~70%。研究结果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人工快渗池在整个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提高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除污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素对六氯苯厌氧降解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如拉  杨小毛  贾晓珊 《生态环境》2010,19(5):1030-1033
在厌氧污泥具备了较好的六氯苯(HCB)降解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标准血清瓶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和营养元素等环境因素对厌氧污泥降解HCB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的反应温度为25、30、35和40℃;初始pH为5.0、6.0、7.0和8.0;摇床转速为0和150r·min-1;营养元素有葡萄糖和维生素b12。用HCB浓度随时间的减少来表征微生物对其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HCB的降解速率有很大影响,适宜温度为35℃左右。初始pH对HCB降解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显示出有随初始pH增大而HCB降解活性增加的趋势。与静置条件相比,一定的混合作用有利于提高HCB的降解活性。有葡萄糖存在条件下,维生素b12对HCB的降解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温度及外加碳源(葡萄糖)是影响HCB厌氧降解活性的重要因素,并推测葡萄糖在HCB降解过程中提供电子供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