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1.
12.
不同类型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实验室凋落物培养试验,对南京紫金山地区4种典型植被凋落物的分解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含凋落物土壤有机碳矿化包含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2个过程,前者日均分解量大持续时间短,后者与之相反.4种含凋落物土壤在培养初期矿化速率迅速达到最大,大小依次为狗牙根凋落物土壤(CK+BMD) (23.88±0.62) mg·d-1、马尾松凋落物土壤(CK+PML)(17.93±0.99) mg·d-1、麻栎凋落物土壤(CK+QAC) (15.39±0.16) mg·d-1和青冈栎凋落物土壤(CK+CGO)(7.26±0.34) mg·d-1,相互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顺序与凋落物初始化学元素组成关系不明显.培养3个月,含凋落物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为:(CK+BMD)(338.21±6.99) mg、 (CK+QAC)(323.48±13.68) mg、 (CK+PML)(278.34±13.91) mg和(CK+CGO) (245.21±4.58) mg.从凋落物自身分解率分析,4种凋落物在培养期间共释放了198.17~297.18 mg的CO2-C,占到加入凋落物中有机碳总量的20.29%~31.70%.对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变化趋势分析后发现,乘幂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变化,且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及根系土硒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和根系土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水稻中硒含量与根系土中硒含量以及土壤性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中硒含量在0.021~0.335mg/kg之间,平均值为0.074mg/kg,标准差0.045,样品数为70件;根系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167~1.328mg/kg,平均值为0.620mg/kg,标准差0.230,样品数为70件。高于世界土壤表层平均值和全国表层土壤平均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土中S、有机质、P、C、N不利于水稻对硒的吸收,高CaO含量和pH有利于硒的吸收。土壤全硒量不是控制水稻硒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以钢渣、水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作为掺合料替代水泥制备C30混凝土。考察复合胶凝材料的掺入量对胶材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与复合胶凝材料的掺入量呈正相关;所制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复合胶凝材料替代水泥量的增加而下降,全部使用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43.5 MPa,为水泥对照组的78.3%。钢渣微粉和脱硫石膏能够促进水渣水化生成钙钒石和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起到良好的胶结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致密。该复合胶凝材料可替代部分水泥,减少CO2排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污泥好氧堆肥预处理混合破碎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对粒径和含水率的要求,研制开发出了污泥混合破碎机。该破碎机采用螺旋式布置弯刀,实现污泥和辅料(包括熟料和平菇渣)的混合、破碎和输送三重功能,并能连续作业。实验表明:通过调节污泥与辅料的混合比,可以满足堆肥所需的混合料粒径(20 mm)和含水率(60%左右)要求;采用V熟:V平=1∶1作辅料,破碎机污泥处理量小于7 t/h时,满足粒径和含水率要求所需的污泥/辅料体积比R为1∶(2.5~3.5);分别采用平菇渣和熟料作辅料,结果表明,与污泥混合后都可以满足堆肥要求;平菇渣起到膨松作用,需要的量相对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