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为实时分析城市道路环境中PM污染的变化特征,以出租车作为PM传感器的载体,对济南市道路环境进行了3个月的监测,并结合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道路环境中PM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提取了道路环境的PM“基线”,并量化了道路环境的排放贡献.结果表明,济南市PM污染严重的路段并不是位于交通较为密集的市区,而是集中在道路较为稀疏的郊区.将济南市路网系统划分为1021段道路,其中65%的路段PM2.5浓度集中在43~46μg/m3,PM10浓度在55~70μg/m3.相对于城市环境(监测站),早晚高峰尤其早高峰对于道路环境(传感器)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提取的PM“基线”和传感器的小时均值,将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分为背景浓度信号和排放浓度信号.研究期间,PM2.5区域污染和排放占比分别为78.6%和21.4%,对于PM10而言,区域污染和排放占比分别为71.9%和28.1%.  相似文献   
512.
为了从污染水体中去除磷并有效回收磷资源,本文研究了海绵铁改性前后吸附除磷特性,并构建海绵铁除磷渗滤床,考察了其连续流除磷特性及再生活化方法,并探究再生废液中磷回收生成鸟粪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硫酸改性后的海绵铁对磷的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从改性前4.17 mg·g~(-1)提升至18.18 mg·g~(-1).吸附饱和的改性海绵铁,采用1 mol·L~(-1)氢氧化钠解吸和6%硫酸再活化后,能够达到98%的活化率.海绵铁除磷渗滤床在长达约200 d的连续流运行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除磷能力,在进水TP=10 mg·L~(-1),HRT=1 h条件下,磷综合去除率达30%~89%,累积单位容积磷吸附量达到6.95 kg·m~(-3).海绵铁碱再生后的废液可以用于回收鸟粪石,其最佳生成条件为:pH=10,n(Mg~(2+))∶n(PO_4~(3-))∶n(NH~+_4)=1.3∶1∶1.1.在最优条件下,磷回收率可以达到97.8%.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对于污染水体中磷营养元素的去除及回收利用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13.
514.
研究了小分子物质双(3-氨基丙基)胺对混合菌落生物膜形成抑制及解体效应机制,并探讨了利用双(3-氨基丙基)胺减缓膜表面生物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双(3-氨基丙基)胺能有效抑制混合菌群微生物附着和生物膜形成,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经过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131 mg·L~(-1))24 h,生物膜形成抑制率达到74.61%.这种抑制效果不是通过杀菌方式产生而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中胞外多糖和e DNA含量产生.经双(3-氨基丙基)胺处理后,胞外多糖和eDNA分别下降了39.37%±2.68%和70.05%±2.93%.双(3-氨基丙基)胺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也有一定解离作用.对于预培养12 h的生物膜,双(3-氨基丙基)胺(131 mg·L~(-1))处理10 h,解体率为23.59%.另外双(3-氨基丙基)胺可减缓膜过滤过程中膜孔堵塞速度,降低膜压,缓解由微生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在环境膜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1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课程的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人类社会,物质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人类经济水平提高、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等也伴随而来,它不仅威胁了当今的健康与生存,也危及到子孙后代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516.
通过对绿色包装的调研,阐述了倡导绿色包装、实施绿色包装工程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17.
介绍黑龙江垦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论述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加速黑龙江垦区开展生态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518.
有关林火行为的一些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在燃烧风洞里模拟研究林火行为中的一些基本现象,选用马尾松松针作为可燃物,初步实验观测了有关火焰形态与各种参数(可燃物的载量、体积密度、来流风速大小、涡量及湍流度等)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其结果有助于森林火灾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模化。  相似文献   
519.
绿色化学与21世纪水处理剂发展战略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熊蓉春  董雪玲  魏刚 《环境工程》2000,18(2):22-24,49
绿色化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 ,是一门全新的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 ,其影响已迅速扩展到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 ,将给与化学过程有关的学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成为当前和 2 1世纪的学科前沿和重点研究方向。绿色化学正在重新塑造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 ,改变新水处理剂分子的设计思想 ,并对现有的各种水处理剂产品重新评价和设计。  相似文献   
520.
为了观察森林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选择贵州喀斯特森林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林地和邻近的玉米地土壤剖面样品,并按土壤密度把土壤样品分级成轻质部分和重质部分。林地和玉米地土壤均为石灰土。玉米地土壤风化相对较强,淋溶严重而贫瘠,并且所返还的植物残留物数量很少。实验结果表明,林地土壤轻质部分的(13C值明显低于重质部分,而玉米地土壤轻质部分的(13C值明显高于重质部分,说明植物残留物首先进入到轻质部分。然而,由于当地的耕作习惯,输入到玉米地土壤轻质部分的玉米残留物的数量很少,只有48%,这是初级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