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添加邻苯二甲酸酯(PAEs)增塑剂的塑料管道被广泛用于自来水管道系统,存在健康风险.然而,塑料管道是否是自来水中PAEs的污染来源仍了解不足.因此,本文探究了两种常用管材—硬质聚氯乙烯(UPVC)、聚丙烯(PPR)的新管道和人为磨损管道,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余氯浓度下向水样中释放PAEs的规律.结果表明,人为磨损会使管道中PAEs向自来水中的总释放量增多,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最为明显,且人为磨损管道释放PAEs的速率大于新管道.对于不同管材的管道,PPR管道PAEs的释放量小于UPVC管道,因而针对PAEs污染,PPR管道可能比UPVC管道更安全.在所有实验中,添加余氯可使水中PAEs浓度整体更低,且余氯浓度越高,平衡时的PAEs浓度越低,因而 推测PAEs可能会与余氯发生化学反应.本研究揭示了塑料管道作为自来水中PAEs的来源之一,向水体中释放PAEs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从而为自来水水质安全的控制提供了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12.
采用PVAR模型,应用31个省份1985—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双向动态作用关系的时空特征.分别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面板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变量间的协整性,基于PVAR模型研究了包含工业性和生活性污染、废水和废气污染的12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冲击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仅经济增长是污染物排放变化的重要原因,污染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反向作用也非常显著,并且这种双向作用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相对较为弱化.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大,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反馈和约束的贡献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3.
为了切实推进重化工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理论,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化工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构建的计算模型,对某重化工园区2012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4.
针对架空管道天然气泄漏问题,考虑管道自身对泄漏扩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天然气管道三维泄漏模型,为提高模拟可信性和合理性,先对计算流域风场进行稳态模拟,再对天然气泄漏扩散过程进行瞬态模拟,分析天然气泄漏扩散规律及风速对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态风场模拟中,管道附近风场受管道影响十分明显,管道上下侧面风速极高;在瞬态天然气泄漏扩散模拟中,天然气泄漏初期的扩散受风速影响明显,验证了先进行稳态风场模拟的必要性,泄漏扩散达到稳定状态后出现气云沉降、单侧分布、尾部分叉、风速影响扩散距离的特征;同等风速条件下,较小浓度边界扩散范围大,达到稳定所需时间短,同等浓度边界条件下,风速与扩散影响面积和浓度边界达到稳定所用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115.
流域污染分异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地表水十大流域水质差异较大,以2013年国家监测网监测数据为例,重度污染水质断面多分布于海河、淮河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究其原因,黄河、海河、淮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少、水资源利用率较高、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长年居高不下的污染物排放累积效应严重影响水质改善;重污染行业集聚、排放强度大、城市化进程较快、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等因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最终影响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116.
综述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侧重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污染治理技术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土壤原样及其去锰氧化物、去铁氧化物、去有机质和去水溶性有机质(DOM)土壤样品对五氯酚(PCP)的吸附规律,分析了土壤及其主要化学组分对PCP的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CP在各土壤样品上的热力学吸附过程.PCP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与自身性质和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有机质和铁氧化物对PCP的吸附起到促进作用,而锰氧化物和DOM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CP的吸附.通过Langmuir方程得到的拟合结果,可判断PCP在各土壤样品上的最大吸附量为去锰氧化物土壤样品>去铁氧化物土壤样品>去DOM土壤样品>土壤原样>去有机质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存在回用、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环的多杂质水网络,修正了水网络同步设计的超结构模型.该模型可以合理表征有效物质回收、杂质问存在反应以及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采用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AMS)编程,求解了多杂质水网络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同步设计的脱硫实例优化方案与文献值相比,年度总费用可降低8%以上.求解石油化工中常见的含碳稀氨水回收例题,优化设计结果可以满足各组分单独回收要求,避免杂质间反应,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9.
对常州市武进区陈巷浜、西大河浜2处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态氮(NH3-N)、悬浮物(SS)5项主要指标,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进行了绩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项工程的出水水质平均CODCr为42.2mg·L^-1,TN为4.3mg·L^-1,TP为0.2mg·L^-1,NH3-N为0.8mg·L^-1,SS为16mg·L^-1,5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功能区水溶性有机碳(WSOC)光学特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了江西农业大学(城区)、南昌梅岭森林公园(郊区)和庐山风景区(背景点)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WSOC浓度及吸光系数(Abs365)、质量吸收效率(MAE365)和吸收波长指数(AAE)进行测量与估算.结果表明,城区、郊区和背景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浓度水平呈城区>郊区>背景点的趋势.WSOC浓度水平呈郊区>城区>背景点的趋势,郊区和城区WSOC浓度与PM2.5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背景点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城区和郊区的WSOC与PM2.5颗粒物来源更具有同源性.WSOC的Abs365呈城区>郊区>背景点的特点,3个观测点WSOC均存在一定量的吸光性物质,且城区的WSOC含有更多的吸光性物质.WSOC的MAE365呈城区>背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