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北京东北部城区大气细粒子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的4个季节,在北京市朝阳区北部,利用VAPS通用型大气污染物采样仪(URG3000K)对大气细粒子(PM2.5)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进行了同时采集,并利用IC离子色谱仪(DX-600型)分析了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的含量.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春季>夏季>冬季>秋季;SO42-、NO3-和NH4+是PM2.5中最主要的3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82μg/m3、11.57μg/m3和8.35μg/m3,三者浓度之和占PM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86.28%.SO42-、NH4+浓度占PM2.5浓度百分比均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 NO3-浓度占PM2.5浓度的百分比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空气中的SO2、NO2和NH3等气态污染物的含量直接影响PM2.5中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的浓度, SO2、NO2浓度的季节特征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与SO42-、NO3-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反; NH3浓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PM2.5酸度在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秋季PM2.5样品全部呈酸性,冬、春季PM2.5样品一部分呈酸性,一部分呈碱性.夏季SOR值和NOR值分别为冬季的4.8倍和3倍,表明夏季SO2和NO2更易转化生成SO42-和NO3-.PM2.5中SO42-、NO3-和NH4+主要以(NH4)2SO4、NH4NO3的形式共存于气溶胶体系中.  相似文献   
52.
空气污染指数改进方案公众参与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改进API(空气污染指数),提出了5个改进方案,并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调查问题包括现行API能否反映空气污染状况以及灰霾状况;是否同意加入CO,O3和PM2.5指标;是否同意将API的计算时间调整为00:00─23:00;ρ(PM2.5)限值如何设定. 结果表明:公众对API改进方案总体上持肯定意见;超过70%的人同意在API中加入CO,O3和PM2.5指标,并有50%以上的人同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订ρ(PM2.5)限值. 由于改进方案4中增加了CO,O3和PM2.5指标,且将API计算周期调整为00:00─23:00,并按照我国的研究成果提出了ρ(PM2.5)限值,因此,方案4更贴近公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53.
欧洲酸雨控制历程及效果综合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欧洲酸雨发展和控制的主要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酸雨控制主要经历了EMEP建立与达成共识,CLRTAP公约形成与实施平均减排方针,基于临界负荷与生态敏感性制定减排策略,以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追求多重环境效应等4个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 1980—2007年,欧洲硫排放减少了84%,NOx排放减少了37%;大气中ρ(SO2)从10.32 μg/m3降至1.26 μg/m3,ρ(NO2)从10.38 μg/m3降至7.15 μg/m3;欧洲降水酸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最后,基于欧洲酸雨控制先进经验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我国酸雨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4.
大气气溶胶酸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环境效应、气候效应和健康效应均与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其中大气气溶胶酸度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大气气溶胶酸度对酸沉降、灰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大气非均相化学反应,相关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气溶胶酸度对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气溶胶酸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大气气溶胶酸度/酸化缓冲能力的测定与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酸性成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并对大气气溶胶酸度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火电厂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美国ISC3复合工业源模型模拟高井发电厂大气环境影响 ,结果表明 :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地区在石景山西北部和门头沟东部 ,丰台西北部和海淀西北部也受到一定影响 ,对老城区影响较小。SO2 、PM1 0 和NOX 年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 2 4 36、1 35、10 30 μg m3,分别占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 4 1%、1 35 %、13%。可见 ,高井发电厂对周边区域SO2 浓度影响较大 ,对NOX 也有一定影响 ,对PM1 0 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6.
“西电东送”贵州火电项目对区域PM10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西电东送"南部通道(20°N~33°N,97°E~118°E)为研究区域,分别对该区域2004(现状年)和2010年(规划年)的PM10污染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了该区域现状年与规划年2个时段的PM10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了原生和次生PM10的贡献,指出造成该区域PM10污染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PM10污染主要由次生PM10造成,而次生PM10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因此,对于贵州火电规划项目而言,减轻区域PM10污染须减排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告三向风标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研究成果。概述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组成,对风速数据处理方法,工作软件的编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结果报表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8.
针对近年来灰霾问题引发的协同控制讨论,通过对协同控制定义解析,从控制目标协同性、政策措施协同性、控制技术协同性以及区域管理协同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不同视角下的四种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模式及四种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9.
北京市冬季气溶胶粒子尺度谱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00年12月和1980年代中期北京市近地面气溶胶尺度谱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粒子尺度谱上,粒子分布向更细粒子位移;0.1~2.0 μm的积聚模态粒子,其峰中心在0.12 μm处.在粒子体积(质量)尺度谱上,粒径小于2 μm的细粒子约占26.9%,粗粒子约占73.1%,表现出细粒子浓度增加的趋势.气溶胶发生源结构的变化,使原生粒子减少,再生粒子增加.这部分粒子对人的危害更大,更难于治理.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中国、欧洲和美国大气污染控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从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执行和实施等几个方面,系统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欧美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的特点和异同点,为我国今后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