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市中心区夏季气溶胶化学组份的质子荧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质子荧光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中心区的夏季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前后在北京和美国塔拉哈西进行了样品分析,核对了分析数据。对八种元素的平均核对比值为1.04,平均标准偏差为0.23,平均标准误差为0.07。同时,计算了18种元素的富集因子。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进入降水有三种途径:①自身起凝结核作用形成云雾水;②降水对云下二氧化硫的冲刷;③降水对云下硫酸雾、硫酸盐气溶胶的冲刷。云下硫酸雾、硫酸盐、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硫的三种含量高而且稳定存在的化学状态,在柳州地区它们对降水酸度贡献的估算值分别为52.4%、3,6%、18.7%,对降水中总硫的贡献分别为10.2%、15.1%、14.9%。柳州地区云雾水对降水总硫的贡献约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微量成份,主要集中在10—50公里高空的平流层中,在30公里高空附近,臭氧浓度达最大值(约10ppm左右)。 臭氧对于地球生命很重要。因为臭氧能强烈地吸收紫外光,特别是能有效地阻挡住日光中200—300nm波长范围的短波紫外辐射进入地面。如果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少的话,则地面的短波紫外辐射强度就会显著增加。短波紫外辐射对地球上的生物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4.
在1981年夏,美国环保局重新审议有争论的这一理论。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所属人造卫星Nimbus 4号和7号收集的数据,表明从1970至1979年25哩高度的平流层中大约臭氧减损了百分之几。 1981年秋与氟氯烃有关系的美国净化空气行动修正案在美国国会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美国工业界继续进行活动,反对限制氟氯烃。10月份美国化学制造业协会宣布了他们收集的世界各国测试站的测试数据和所作的分析结果,指出在地球的整个大气层中的臭氧水平实际上在七十年代中增加了。年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富集因子及其应用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国际上常用富集因子表示大气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传输、富集,判断元素的来源,分析大气污染状况,在我国的研究工作中也开始采用。富集因子的计算是以Fe作为归一元素,先求出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中)元素x的相对浓度,即(x/Fe)_A,再求出  相似文献   
16.
自Stephen1970年引用2-氨基咱啶(PDA)作为测定硫酸根的试剂以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们探讨了用2-氨基咱啶氢溴酸盐(PDA—Br)测定气溶胶中痕量硫酸根的六孔环炉测定法.该法专一性好,灵敏度高,可检测到10~(-9)克的硫酸根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量了广州白云山春季降水及广西苗儿山云雾水中的甲酸和乙酸,并同时测定了降水中阴离子(F~-,Cl~-,SO_4~(2-),NO_3~-)和阳离子(Na~+,NH_4~+,K~+,Ca~(2+),Mg~(2+)。用多元逐步回归、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及R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的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有机弱酸间及与阴阳离子间的关系。讨论了有机酸的来源及其对酸雨中酸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红色担体经强碱(KOH)处理作为吸附的载体,去离子水超声浸取,离子色谱法分析测定大气中甲酸和乙酸的方法。对固体吸附管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室内模拟及野外研究。在采样体积为2.4m~3时,该法对大气中甲、乙酸的最低检出限分別为0.2μg/m~3和0.4μg/m~3。利用此法,测出北京冬季大气中甲、乙酸浓度分別为0.5—2.0μg/m~3和0.6—8.7μg/m~3,广州白云山春季大气中甲、乙酸浓度分別为0.2—1.0μg/m~3和<0.4—2.0μg/m~3,桂林市大气中甲、乙酸浓度分别为0.37—0.4μg/m~3和0.5—1.1μ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