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三维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多箱模型对石家庄市区特征污染物SO2的浓度进行了计算,把计算结果与地面监测值和1994年1月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空航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用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比单箱模型产生的误差要小。从而证明用三维多箱模型预测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是最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气候变暖和空气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使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能源经济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研究我国湖南省工业领域潜在碳达峰路径及其空气质量协同改善增益.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和相关工业/能源统计年鉴分析指出,湖南省2019年CO2排放总量为310.6 Mt,其中工业领域排放占比超70%,主要来自于电力、蒸汽、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压延业等行业.综合考虑未来各工业行业经济增长速率、能源技术进步程度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等因素,使用LEAP能源经济模型设置并分析了3种潜在的工业碳达峰情景,包括趋势照常情景(2030年达峰)、中度减排情景(2028年达峰)和强化减排情景(2025年达峰).进一步结合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和区域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以排放行业-部门的同源对应关系为桥梁,模拟分析不同碳达峰路径下空气质量改善响应.结果指出,在3种碳达峰情景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降低,长株潭地区尤为显著;强化减排情景力度最大,中度减排情景次之,趋势照常情景相对最弱.制造业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最佳,在不同情景实现碳达峰时,可分别减少ρ(PM2.5)和ρ(PM10)年均值0.6~1.8 μg·m-3和1.8~8.9 μg·m-3.研究可为国家和区域的减污降碳协同实践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3.
微/纳米塑料在环境水体中的团聚和沉降行为是影响其迁移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以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S-NPs)为对象,研究了Na+和天然有机质(NOM)两种典型水体组分对其团聚粒径和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海水、湖水和生活污水等6种水体中团聚、沉降效果及潜在影响因子.结果表明,c(Na+) < 80 mmol·L-1时有利于PS-NPs沉降;反之,则促进其团聚和悬浮.NOM可借助Na+在颗粒表面形成多层吸附结构,改变颗粒表面电势和相对密度,进而影响PS-NPs团聚和沉降性能.ρ(NOM) > 10 mg·L-1时可增强PS-NPs分散和悬浮性能,可能归因于大量附着在颗粒表面的NOM降低了PS-NPs相对密度.环境水体较实验室合成水体更能促进颗粒团聚,这可能与环境水体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不同轮作制度下长期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间杂草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我们在三个长期田间肥效试验定位点,研究3种轮作制度下(冬小麦-大豆Glycine max (L.) Merr.(WS)、冬小麦-夏玉米Zea Mays L.(WM)、冬小麦-中稻Oryza sativa(WR))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轮作制度下,平衡施加N、P、K肥或者NPK肥配施有机肥均可以显著降低冬小麦田杂草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田间光照透过率,促进冬小麦生长,并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地上生物量;而且在冬小麦-大豆轮作和冬小麦-中稻轮作的冬小麦田中平衡施加N、P和K肥可以在控制杂草密度的同时保持一个较均一的杂草群落.3种轮作制度下各指标相对值比较发现,3种轮作制度改变施肥对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影响程度的顺序与3种轮作制度改变冬小麦田中施肥对杂草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影响程度的顺序相同;另外,在冬小麦-大豆轮作和冬小麦-中稻轮作制度下杂草密度与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很高(R≥0.7906),说明施肥对冬小麦田间光照透过率的改变可能是施肥影响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的主要途径之一.轮作制度改变冬小麦田中施肥对优势杂草种类数和杂草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程度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因为轮作改变施肥对田间杂草的影响并没有达到引起田间杂草物种消亡的程度.结果表明,在3种轮作制度中施肥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群落及小麦生长的影响虽有差异,但都显示出施肥在抑制田间杂草发生、维持杂草生物多样性和提高作物产量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影响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各种因素,对美国环保署推荐的MOBILE6.2模式进行了说明.分析研究了车队特征和平均速度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为正确应用模式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机动车行驶里程对CO排放影响最明显;年均行驶里程随车龄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随车龄而减小,平均速度较慢或较快都显著影响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校火灾频发,我国国内学校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也偶有发生。学校及其周边的消防安全成了当前消防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校发生火灾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如何做好防火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加强学习遏制和杜绝学校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藻细胞破碎释放有机物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含藻水及藻细胞破碎条件下水样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吸光度(UV)、总有机碳(TO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藻水及其藻体细胞破碎后水样中有机物可划分为5个分子质量群,平均分子质量分别为8785.254,4476.826,3880.367,2968.352,1522.776u;藻体细胞破碎后向水体中释放带有双键基团的有机物,随破碎时间的延长,水样UV260值增加;藻体细胞破碎后,主要溶出平均分子质量为8785.254u的大分子有机物,使水样TOC值随破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国家机动车排污控制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研制、特点及使用方法。该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城市环境概况、机动车排放因子、排放标准、燃油标准和排放控制对策等信息,能系统、准确的提供国家级相关数据及法律依据,使各级环保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全国或某城市的有关机动车的静态或动态的污染排放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