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本来是稳定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燃料的燃烧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人口的迅速增加,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有所增加。这样,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2.
三峡库区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三峡库区人群近7年来主要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水平和流行趋势,在选出的15个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点,按照《三峡库区疾病监测方案》,每月收集传染病发病资料及鼠、蚊类等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结合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有关发病资料,分别进行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发病趋势的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连续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甲类传染病鼠疫未发生,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以病媒生物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累计报告病例157例,其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疟疾、出血热发病水平明显低于全国,而钩体病和乙脑发病水平则高于全国,除疟疾外的其余3种疾病均伴有小的发病高峰出现,但仍以散发为主。表明这些与环境变化关系较为密切的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随着工程施工、移民新址建设和移民搬迁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环境因素影响的长期性、复杂性,仍需长期连续地开展监测,密切关注发病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雾霾污染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与环境问题。基于改进产出密度模型,运用地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2015~2017年雾霾污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雾霾污染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各城市雾霾污染状况逐渐好转。(2)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局域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杭州、宁波和台州呈现低-低集聚特征,而滁州、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高-高集聚型,污染区域集中于省界处,污染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城际空间正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雾霾污染对本地区会产生负影响。(3)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工业烟粉尘排放及城市建设均对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能源消耗以及降水等因素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集聚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共享治污基础设施等,形成雾霾污染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选用正十六烷模拟润滑油,通过振荡平衡实验,考察了两种含氮脂肪酸型生物降解促进剂(甲基二乙醇胺油酸酯(MDEAO)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对水土体系中正十六烷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十六烷在水土体系中的有机质标化分配系数与土壤种类无关,与生物降解促进剂种类有关;土壤对正十六烷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MDEAO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0 mg/L,对土壤吸附正十六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DEA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7 mg/L,形成的胶束对正十六烷的增溶效果明显,促进了正十六烷在土壤中的解吸。  相似文献   
75.
本文调查了上海川沙县污水灌区停止污水灌溉10年后污水总明渠两侧土壤、稻米、水井及污泥中若干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调查表明,停止污灌10年后,总明渠两侧土壤金属污染仍然严重,米中镉含量较1976年有所降低,污水明渠对其两侧水井影响不大。讨论了老明渠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6.
交联壳聚糖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汪玉庭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8,17(4):349-354
本文合成了交联壳聚糖苯并-15-冠-5醚和交联壳聚糖苯并-18-冠-6醚,研究了它们对Ag(Ⅰ)Pd(Ⅱ),Pb(Ⅱ),Cd(Ⅱ),Cr(Ⅲ)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金属离子体系还是在二元或三元金属离子体系中,CCTS-BX和CCTS-BY对Ag(Ⅰ)和Pd(Ⅱ)者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7.
气相色谱法估算多环芳烃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6环多环芳烃(PAHs)气相色谱保留时间(RGC)与HPLC保留值及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应关系的研究,发现RGC与HPLC保留值主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RGC与KOW间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包括EPA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在内的3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KOW值进行估算,估算值的相对误差为0.10%-12.10%,平均值为4.51%。  相似文献   
78.
<正> 六月二十九日-七月二日,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专业委员会在武昌召开环境质量学术研究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全省环保战线各系统五十余名代表,省环保局和省环境学会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指导。会议交流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33篇。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环境容量,质量评价指数的研究与应用,区域环境水质及大气噪声污染的调查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及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报告等等。  相似文献   
7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的酸雨部分详尽地叙述了酸雨的成因、性质和影响。列举了目前这些问题的治理技术。但是,我们仍需要将酸雨与烧油和烧煤所导致的许多问题联系起来,并且为处理这些互有联系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经过周密思考的方案。下面是这个报告的概要及其它补充情况。酸雨是由硫酸和硝酸进入潮湿的空气后引起的。这些酸是由于矿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硫和氮经大气化学反应产生的。酸雨和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80.
水溶性巯基壳聚糖对污染土壤吸附态汞的解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巯基化试剂半胱氨酸(Cys)和硫代乙醇酸(Thi)与壳聚糖(CTS)反应,制备了两种水溶性巯基壳聚糖,即Cys-CTS和Thi-CTS,对比研究了这两种巯基壳聚糖与CTS对被染毒土壤中吸附态汞的提取能力.结果表明,Thi-CTS在pH=3、质量浓度为0.5g/L、用量为20 mL的条件下.对汞的提取率为59.44%,相同条件下CTS和cys-CTS对汞的最高提取率只有31.81%和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