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31.
用Tenax GC作为吸附剂,在常温下采集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用毛细管色谱质谱法定性,鉴定出59种化合物,并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532.
介绍了山西省防震减灾领导组在山西省防灾减灾事业中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思路即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减灾组织.  相似文献   
533.
高邮市安监局倾心打造学习型机关,近日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书面考试,这是高邮市今年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534.
在一些人力操作的生产工作中,常常会发生“莫明其妙”的事故。如某厂为清除车间水泥地面上的油污,在地面上撒一些拌有汽油的锯末。清扫时,一女工脚穿的泡沫塑料鞋不慎碰到露出地面的电线铁管弯头,车间顿时起火。据分析,这次事故是由于人体静电造成的。 人体静电的引燃 人体静电引燃实验 1.人穿泡沫塑料拖鞋在4毫米厚的红胶皮地面上疾走数步后,立即用手握着的铜棒对地放电(如图1),此时,可观察到放电火花及点燃二硫化碳的现象,并测得此时的人体电位约为-2,870伏。 2.将1平方米的聚氯乙烯薄膜从紧贴着的铝板上迅速剥离,并立即用铜棒对地放电,也…  相似文献   
535.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36.
兰州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空气中一类重要的有毒化合物,为探究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采集兰州市PM_(2.5)样品共60个,并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冬、夏季平均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91.79±88.29)ng·m~(-3)和(8.94±4.34)ng·m~(-3),冬季污染程度明显严重;降雪是导致兰州冬季大气PM_(2.5)中PAHs质量浓度降低最主要的气象因素;冬、夏季PAHs的环数分布均以4环比例最大,分别为51.40%和49.94%,5~6环比例夏季41.04%,高于冬季24.94%,2~3环比例冬季23.67%,高于夏季9.03%;通过PAHs的特征比值分析,兰州大气PM_(2.5)中PAHs的来源冬季以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为主,其中柴油车比例较大;夏季汽油车对PAHs的相对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37.
佛山市冬夏季非甲烷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2014年冬季和2015年夏季在佛山市采集了30个非甲烷烃(NMHCs)的样品,定量分析了多种化合物.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佛山市冬季和夏季NMHCS的浓度分别为122.30μg·m~(-3)和56.22μg·m~(-3).其中冬季和夏季NMHCs中浓度最高的5个物种由大到小依次为:甲苯(25.12μg·m~(-3))、间/对-二甲苯(13.76μg·m~(-3))、丙烷(9.17μg·m~(-3))、乙苯(7.25μg·m~(-3))、乙烯(6.77μg·m~(-3))和甲苯(6.18μg·m~(-3))、间/对-二甲苯(5.21μg·m~(-3))、邻-二甲苯(4.15μg·m~(-3))、β-蒎烯(3.75μg·m~(-3))、丙烷(3.29μg·m~(-3)).相比2008年,NMHCs有大幅度下降.冬季芳烃、烷烃、烯烃和炔烃所占比例分别为51.20%、34.70%、10.04%和4.05%;夏季芳烃、烷烃、烯烃和炔烃所占比例分别为43.93%、33.99%、19.20%和2.88%.因为NMHCs/NOx的冬、夏季值分别为0.90和1.88,表明采样期间佛山市大气臭氧峰值浓度都是受NMHCs控制,还应继续加强NMHCs的控制.佛山市NMHCs冬季和夏季的丙烯等效浓度和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45.09μg·m~(-3)和40.64μg·m~(-3)、392.77μg·m~(-3)和207.77μg·m~(-3).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异戊二烯分别对冬季和夏季的臭氧生成潜势起到很重要的贡献.采样期间佛山市冬季和夏季的苯/甲苯的值为0.15和0.20,表明佛山市冬夏季NMHCs的主要来源是工业过程.相对2008年,本研究中异戊烷不属于佛山市NMHCs中浓度最高的5种污染物,说明佛山市在防止汽油挥发对环境造成影响方面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38.
北京APEC期间大气颗粒物中类腐殖酸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分析北京市APEC期间强化减排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中类腐殖酸(humic-like substances,HULIS)浓度及污染特征的影响.对APEC前后样品进行了碳质组分(OC/EC)、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HULIS和水溶性离子分析,研究发现APEC采样期间大气颗粒物中HULIS的浓度范围为1~15μg·m~(-3).HULIS浓度在会议减排前、中和后期分别为7.99、5.83和7.06μg·m~(-3).会议减排对降低HULIS浓度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会议期间HULIS的浓度下降程度明显快于EC与WSOC.会议之后HULIS的浓度上升程度明显慢于OC、EC、WSOC和PM_(2.5);HULIS占PM_(2.5)的值在采样期间变化不大,在采样期间、会议减排前、中和后期分别为13.60%、13.59%、14.02%和12.22%.HULIS-C/OC的值和HULIS-C/WSOC的值依次为28.95%、35.51%、28.37%、19.93%和52.75%、59.58%、51.54%、45.39%.HULIS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生物质燃烧和二次转化可能是北京大气颗粒物中HULIS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39.
广州灰霾期间颗粒态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采集广州五山和荔湾(2002-03-12~2003-06-31)PM10样品,并对冬、夏两季灰霾和非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进行分析. 广州市灰霾期间PAHs污染程度严重,特别是冬季灰霾期. 广州市夏季灰霾期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比非灰霾期间相对浓度高,而冬季灰霾期间苯并[a]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比非灰霾期间的相对浓度高. 夏季非灰霾、夏季灰霾、冬季非灰霾和冬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分别为3.5、 3.35、 1.43和13.0 ng·m-3,与国内外各大城市相比,广州市夏季非灰霾、冬季非灰霾和夏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平均值为2.76 ng·m-3)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城市基本相当. 冬季灰霾期间的BEQ值在国内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广州冬季灰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比较严重. 此外,诊断参数法研究还表明夏季PAHs主要为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混合排放,冬季PAHs的主要来源于柴油车排放和燃煤;冬季非灰霾期间PAHs一部分来自于本地排放,另一部分可能来自北方的长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540.
取大辽河人海口柱状沉积物,通过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了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的垂直分布特征,并考察了沉积物理化特性对微生物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简称DTAF)染料染色及EUB338探针杂交检测出的微生物细胞总数及细菌数量随沉积物深度呈现相同变化趋势.在沉积物表层(0-5cm)和中间层(23.5-29.5 cm)数量相对较高.细胞总数为7.9×108-20.1×108cell·cm-3,细菌数量为5.1×108-14.4×108个·cm-3,细菌检出率平均值为75.4%.用ALF1b、BET42a和GAM42a探针检测出α-、β和γ-变形杆菌在柱状沉积物中的普遍存在,α-、β和γ-变形杆菌检出量占细胞总数的25.O%-65.6%,其中以γ-变形杆菌为优势菌,其检出率为9.8%-40.8%.用ARCH915探针检测出的古细菌数量占细胞总量的1.0%-11.8%.总体看来,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与沉积物的粘土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受总有机碳影响,但与汞含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