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畜禽养殖纳入主要污染物减排管理体系,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带来良好的契机。通过分析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环境监管体系和资金管理体系特征,提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治理成本构想。  相似文献   
42.
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制度的战略定位与体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家环境功能区划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构建了国家环境功能区划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动环境功能区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认识仍不到位,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缺乏系统性方案,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本理念为指导,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系统推进,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本文在阐明乡村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生态战略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按照"点、线、面"系统推进的思路提出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4.
场地污染是一个涉及时空多要素、多来源、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以采样分析、调查评估与模型预测为主的传统技术方法体系,面临着污染溯源不准确、污染边界判定模糊、风险预测偏离较大、风险管控措施效率低等技术瓶颈,污染场地修复效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大数据作为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思维范式,将海量、多源、异构的信息进行有效链接,用数据驱动管理决策,从而使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精准化转变。本文在系统评估大数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数据驱动的场地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总体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确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缺乏系统性的缺陷,通过构建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决策的特征数据集,并采用卡方自动交叉检验(CHAID)、穷举卡方自动交叉检验(E-CHAID)、分类与回归树(CART)3种决策树(DT),探索不同DT算法应用于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DT应用于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预测是可行的.CART-DT在准确率(ACC)、精度(PRE)、召回率(REC)、F1值方面的性能均显著优于CHAID-DT和E-CHAID-DT.CART的总体优化算法可能更适合区域地块风险管控模式的预测.区域保护目标(RPG)、区域污染物类型(RPT)、区域企业平均生产年限(RAPP)3项输入变量对CART-DT输出的重要性非常高;区域年平均风速(RAAWS)、区域地形地貌(RT)、区域土地增值潜力(RLVP)等11项输入变量对CART-DT输出的重要性较高;区域人口密度(RPD)、区域主导行业风险(RDIS)等6项输入变量对CART-DT的输出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4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质量、碳排放并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除青海省和四川省以外,其他7个省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小;同时流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极度、重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共计5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较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共计63.2%. 2005-2021年黄河流域CO2排放量上升,但排放强度总体下降,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CO2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供水量平稳耗水量增加、用水结构不合理、上游用水效率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水资源超载、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3)黄河流域水...  相似文献   
47.
48.
欧盟是世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领跑者,在清洁生产技术政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污染防治监管手段等方面沉淀了大量成功经验。通过分析欧盟畜禽养殖环境监管政策,针对中国治理需求提出健全塔式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奖惩结合型政策体系、实施系统化总量减排、建立全程化环境监管体系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5项启发和建议,为下一步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统筹设计中国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污染地块的治理迫在眉睫。因此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刻不容缓。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超级基金"的产生及发展、资金来源、运行方式等,并结合华盛顿登陆地和九英里河谷污染地块的成功治理经验和"超级基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0.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