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利用山东省济南、青岛2001—2010年以及其他7个重点城市2005—2010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和同期的常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各市空气质量年、季变化特征,并利用SPSS软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API指数与风速、气温、降水、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济南由于受能源结构、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API指数累年平均值最大达到91.2,沿海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内陆城市,日照 API 指数最小仅为56.5;从年际变化来看,济南由于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API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他城市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小。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城市均是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优良率天数频率最多,冬季最差,济南冬季发生轻微污染以上天数的频率最大占39.8%;各城市均以 PM10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为最多,出现以 NO2、SO2为首要污染物频率最多的城市分别是枣庄、潍坊,出现空气质量为优频率最多的城市是日照;各城市4季 API 指数与同期常规气象要素密切相关,4季API指数与降水均呈负相关,除济南春季外,与风速基本呈负相关,春、夏、秋3个季节API指数与相对湿度基本均成负相关,冬季API指数与日照时数成负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2.
表面活性剂对填料曝气塔充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硕  王栋  姜春莉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8):1073-1078
针对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对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研究了4种生物填料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三相流环境中的传氧效果.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显著降低了传氧系数KLa(20),且在7×10-5mol/L浓度附近KLa(20)最低.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在3.5×10-5~8.1×10-4mol/L浓度区间却提高了曝气塔的传质系数KLa(20).对比分析了生物粒状填料存在对充氧性能的影响,发现填料对传氧系数KLa(20)均有提高,海绵填料相比清水环境对体系KLa(20)提高了约1倍.研究认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电层结构以及液相表面张力对传质效果有影响,生物填料也是提高曝气过程传氧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敌敌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之一,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对水生动物的危害较大.为初步探讨水体中敌敌畏降解菌对中毒鱼类的解毒作用,测定了敌敌畏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急性毒性,调查了一株敌敌畏高效降解菌——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敌敌畏对鲫鱼幼鱼48、72、96h的LC50分别为45.1、30.4、23.3mg·L-1,安全浓度为2.3mg·L-1,属低毒农药.在不同敌敌畏暴露浓度的养鱼水中添加类球红细菌(5×107CFU·mL-1)可以显著降低鲫鱼的死亡率,20mg·L-1和35mg·L-1敌敌畏暴露浓度下,鲫鱼96h死亡率分别由40%和100%降低至0和15%;利用液相色谱检测了敌敌畏在添加和不添加类球红细菌的养鱼水中的降解规律,发现类球红细菌的解毒作用主要是对水中敌敌畏的快速降解,降解过程中没有积累有毒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04.
流式细胞术在水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检测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环境突发污染事件及水处理工艺的评价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荧光染色及配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流式细胞术在水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逐步拓展。笔者系统评述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及技术特点、水环境检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进展等,并对该技术在水质检测评价中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微电解反应器应用于石油炼厂污水回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油炼厂废水回用进行了 10m3 h并联微电解工艺的中试现场实验研究。检验了微电解设备的性能 ,对出水的防腐指标进行了挂片腐蚀实验。结合电化学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中试工艺的CODCr、石油、悬浮物等的去除率均达到 70 %以上 ,体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损失极大,引人注目。洪水的风险分析工作是实施非工程措施,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洪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在概括系统风险定义和来源的基础上,对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作了评述。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方法已从直接积分法、蒙特卡罗法、均值一次两阶矩法,发展到改进一次两阶矩法、二次矩法和JC法等。综述了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同时建议:(1)明确并统一风险分析的内涵;(2)开展“风险分析的风险”的研究;(3)将熵理论引入到风险分析之中;(4)拓展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如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灰色系统、未确知数学等。  相似文献   
107.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水体进行消毒过程中天然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笔者综述了传统与新兴消毒副产物检测过程中的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总结了不同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预测和展望了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8.
为解决屠宰废水的高氨氮问题,在2 L SBBR中添加Fe~(3+)对模拟屠宰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Fe~(3+)对NH_4~+-N、N O_2~--N、NO_3~--N、COD、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ESND)、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为0.6 L·min~(-1),HRT为12 h,Fe~(3+)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NH_4~+-N、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94%、97%和89.28%。N O_3~--N含量小于5 mg·L~(-1),NO2~--N含量接近0 mg·L~(-1),ESND平均值可达93.91%,比对照组高5.24%。Fe~(3+)提高了微生物抗低温冲击性,加快了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高浓度的Fe~(3+)(30~50 mg·L~(-1))会产生生物毒性,抑制生物脱氮。SEM及显微镜观察发现,含有10 mg·L~(-1) Fe~(3+)的体系减少了生物质流失,微生物种类丰富,体系脱氮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9.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而成为新兴的碳纳米应用材料,但是其制造或应用后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缺少足够的研究,尤其是关于GO生态毒性的基础数据。研究以水生甲壳类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D.magna)为受试生物,从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方面考察了GO的生物毒性效应,并结合溞类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对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GO对大型溞急性毒性的48 h半数致死浓度(48 h-LC50)为84.2 mg·L-1;慢性毒性的21 d半数致死浓度(21 d-LC50)为3.3 mg·L-1。关于GO对大型溞的繁殖毒性,当GO浓度达到1 mg·L-1时能够显著推迟母溞的头胎出生时间,抑制母溞头胎幼溞数、单胎最高产溞数和总产溞数。关于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堵塞和氧化损伤可能是GO对大型溞的主要致毒途径。上述研究结果为GO在水环境中的毒性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为GO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提供了基础的生态毒性数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汉江流域96个雨量站点1956~2016年长系列降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诊断了汉江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汉江流域汛期面平均降水历年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在1989年存在较强跳跃性,并伴随有22 a、8 a和3 a主周期震荡;受流域气候及地形影响,流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西南区和汉江下游等地常成降水中心,易形成“辐射型”、“南北型”和“东北-西南型”3种空间分布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1%、12.4%和7.6%;近年来流域西南部汉中、安康、神农架地区及汉江下游天门、仙桃一带局地降水显著上升,流域东北部商州、凤镇一带及唐白河流域局地降水显著下降,汛期降水“东北-西南型”分布模态日渐走强。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性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了对汉江流域降水要素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成果对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雨洪资源利用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