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邯郸市辖区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收集辖区各县(市、区)志记载历史地震与现今有感地震(ML3.0级以上)资料,对辖区历史地震资料完整时段有了可靠认识;通过分析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条件,对辖区地震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本区地震分布与断裂带展布方向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2.
文章对人工强化湿地净化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针对西安秦岭山水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系统,介绍了人工强化湿地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与工艺设计数据,就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讨论。对相关的水质参数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本系统对COD、BOD5、NH3-N、总氮、TP及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为70%、78%、58%、82%、69%及74%,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较好。  相似文献   
163.
圆形巷道围岩的环向应力及发生岩爆单元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FLAC模拟了不同水平方向压力(小于竖直方向压力)及岩石峰后不同脆性条件下的圆形巷道破坏过程.岩石服从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破坏之后呈现应变软化-理想塑性行为.监测了模型中第1象限对角线上的单元环向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根据徐林生和王兰生提出的环向应力岩爆判据,判断模型中各单元是否发生岩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4.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采集系统参数的研究和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笔者主要阐述了机动车排放颗粒物采集系统开发和研制过程中部分实验参数的研究和确定,同时给出了初步测试的结果,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机动车排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65.
以2021年3月青岛市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为依据,借助环境气象激光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在线离子色谱仪等技术手段,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对青岛市一次PM_(2.5)和沙尘混合空气污染过程、气象条件、颗粒物组成以及传输路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静小风、湿度大、垂直方向逆温以及高空多次向近地面的污染物输送是第1阶段PM_(2.5)污染的主要原因,NO^(-)_(3)、SO^(2-)_(4)、NH^(+)_(4)浓度分别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51.7%,24.8%,22.4%,三者之和占ρ(PM_(2.5))的52.3%,机动车源、工业源和燃烧源贡献较大,其中尤以机动车源影响最显著;第2阶段各子站颗粒物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传输特征,PM_(2.5)中Ca^(2+)浓度升至第1阶段的6倍,沙尘源影响显著,污染气团主要来自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前期由西北地区直接到达青岛,后期是经渤海湾、烟台到达青岛东南海域,最后回流至青岛;冷高压强度较弱导致近地面水平扩散条件不利,ρ(PM_(10))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6.
PAM的毒性作用及矿场防护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油田现场施工情况的调研,论述了PAM及PAM类型的油田化学用剂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毒性作用、毒性特点以及中毒后的临床表现,提出现场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为从事油田化学的技术人员提供了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公路隧道能见度及其关联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谭裕沟隧道和梧桐山隧道内能见度、机动车流量和构成、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探讨了隧道内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影响能见度的主要污染物是粒径较小的细粒子。   相似文献   
168.
谭裕沟隧道CO,SO2和NOx排放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1997年7月谭裕沟隧道内CO,SO2和NOx的连续分析,研究了其污染状况和特征,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机动车排放CO,SO2和NOx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机动车能排放出较高水平的CO和NOx,在城市中CO和NOx有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机动车排放,而SO2的排放量则非常小.   相似文献   
169.
为掌握致酸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空间浓度分布,并探讨上述污染物扩散、迁移和传输规律,进而研究其在酸性降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针对中国华北地区城市和工业集中以及S02和NOx等酸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以石家庄及其以东地区为飞行区域,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S02和NOx污染特征的航空测量。通过测定发现在华北地区1.5km左右的空中存在着S02和NOx高浓度污染空域,同时S02存在着高浓度汇集区。   相似文献   
170.
厦门海岸气溶胶中氯亏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厦门海岸两个采样点大气气溶胶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在1号采样点由于人为排放的影响,使粗、细粒径气溶胶中Cl/Na+比值大于1.16,研究还表明,在人为污染较轻的2号采样点,当粗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1.0,细粒径气溶胶中Na+/Ca2+比值大于2.0时,气溶胶中Cl-/Na+比值小于1.16,存在氯亏损现象,反之,气溶胶中存在氯富集。前者是由于二次反应产生;后者由于人为一次排放源的贡献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