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以铝电解槽废旧阴极为研究对象,针对两步浸出法工艺,用收缩核模型研究了碱浸出后的废旧阴极内衬固体用HCl溶液浸出NaAl11O17动力学。考察了粒径大小、不同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浸出反应的控制环节为内扩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8.26 kJ/mol。生产中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85℃、搅拌速度600 r/min、粒径0.075 mm。该工作为铝电解槽废旧阴极内衬规模化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为优化餐厨垃圾油水分离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原液加水量、p H值、加热温度、搅拌强度和工业盐用量等条件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最佳参数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结果表明:原液加水量、加热温度、pH值、搅拌时间、工业盐用量宜分别控制在40%、75~85℃、1.0~3.0、20 min和1.0%~2.0%;影响油水分离效果的因素显著性关系为p H值加水量加热温度工业盐用量;最佳油水分离条件为加水量40%、pH值3.0,工业盐用量2.0%、加热温度80℃、搅拌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的分离出的油量为234.93 g/L。  相似文献   
43.
以含锌废盐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锌[Zn3(PO4)2],探讨含锌废盐酸中Zn、Fe、Cr、Ni等重金属质量分数、TOC质量浓度、磷酸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等典型因素对Zn3(PO4)2纯度及化学组成结构的影响,并用XRD及SEM表征Zn3(PO4)2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含锌废盐酸可制备纯度较高、结构较为稳定的Zn3(PO4)2产品,制备过程中废盐酸中的Fe对Zn3(PO4)2产出纯度的影响较大;Zn3(PO4)2的产出纯度随TOC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当磷酸体积分数低于85%时,对Zn3(PO4)2产出纯度总体呈正相关趋势,而高于85%后,产出纯度则有所降低;反应时间为5 h时制备Zn3(PO4)2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4.
基于线性变换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个因子的水质综合评价存在很多不同方法,尚未形成公认的权威评价方法。因而,对水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丰富方法手段。在把数据向[0 1]区间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线性空间变换,把水质样本数据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数据转换到同一线性空间。计算水质样本数据向量与5类水质划分等级标准数据向量的欧式距离,把欧式距离的最小值作为水质类别辨别的依据,最终得到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借由已经公开发表的19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大型工程计算软件Matlab 2010b进行计算,并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指数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符合性较好,验证了线性空间变换法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可用于水质综合评价。在不对污染因子进行加权的情况下,基于线性变换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较轻。对于被评价为同一类水质的不同监测断面,可以借助"评价单元与5级水质标准的欧式距离矩阵",对评价单元水质差异进一步辨识。  相似文献   
45.
以生物膜主要组分水铁矿和腐殖酸作为掺杂吸附剂,分析了掺杂前后黄河乌海段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和pH对沉积物吸附Cd^2+的影响,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并计算了分配系数。结果表明:腐殖酸和水铁矿掺杂比例的提高增强了沉积物对cd^2+的吸附能力;掺杂生物膜主要组分对黄河乌海段水体Cd^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R^2≥0.99,P≤0.02,n=7);掺杂腐殖酸和水铁矿后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分别为:6.2959和2.7110,二者均高于未掺杂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0.8626),说明掺杂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优于掺杂水铁矿的吸附效果;另外,溶液pH对沉积物吸附Cd^2+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6.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区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区域碳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和ReRSM(Remote Sensing Model for Ecosystem Respiration)评估其2015年的固碳服务,并阐明其固碳服务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2015年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以C计)为31.36×104 t/a,平均固碳量为644.86 g/(m2·a),其时间动态总体呈单峰曲线分布,但受台风影响该曲线波动较大.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空间格局总体表现为西北边缘地区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与DEM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且绝大部分区域为碳汇区.厦门市分区统计显示,同安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和固碳量均最大,分别占厦门市总量的52.58%和57.10%,其与翔安区、集美区的固碳量之和占厦门市总量的88.27%,是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主体;湖里区固碳量最少,平均固碳量仅为14.25 g/(m2·a),几乎为碳中性.研究显示,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47.
土壤污染物运移轨迹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土壤污染物的运移轨迹,可以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时空规律,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预测、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根据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对流扩散传输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土壤环境下污染物运移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COMSOL对几种特定初始及边界条件下的对流扩散问题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稳定连续、指数变化、瞬时释放三种典型污染源排放模型,并探讨模型中的一些因子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最后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8.
无锡市锡山区棕(褐)地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锡市锡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NAS四步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锡山区棕(褐)地存在的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锡山区棕(褐)地对附近居民中的成人产生的健康风险中致癌风险为7.06′10-8,非致癌风险为1.21′10-1,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中致癌风险为1.16′10-7,非致癌风险为5.67′10-2,已接近风险可接受水平,其中重金属Pb和Cr在非致癌风险评价中贡献率较大;棕(褐)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生态风险已处于中度危害水平,重金属Cd产生的生态风险最为严重;在锡山区四大城市发展模块中,锡东新城存在的环境风险最大,安镇—羊尖新市镇和东港—锡北新市镇次之,存在的风险水平相近,鹅湖新市镇最小.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管道补口热收缩带剥离强度人工抽检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采用水浸法开展基于超声检测的补口热收缩带粘接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回波信号、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分析了2.25 MHz、5 MHz时接收信号与粘接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检测频率为2.2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回波信号R1-2呈增强趋势;当检测频率为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有R1减弱、R2增强的趋势,发生脱粘时,R1异常增强,R2几乎减弱到零;同时,两种频率检测结果均表明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与粘接质量呈反比:粘接质量下降,It、If增强,可作为管道补口粘接质量定量评价的两项指标。此外,与2.25 MHz相比,5 MHz对于粘接质量的判别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50.
针对矿用注浆封堵材料的缺点,如黄泥灌浆材料容易产生裂缝,堵漏风效果差,罗克休、膨胀水泥等材料价格昂贵、含挥发性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注浆堵漏材料,该材料以水泥为基料,添加减缩剂、聚丙烯纤维、水玻璃、增稠剂。通过试验测试了不同水固比下浆体的粘度、流动度、凝结时间、结石率等性能参数,并利用电镜扫描对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进而确定最佳水固比。研究结果表明,抑制煤炭自然发火注浆堵漏材料的最佳水固比为1:1.4;当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为0.25%,水玻璃的掺量为2.5%时,结石体的微观结构紧致,裂隙较小,满足堵漏风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