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2017年渤海海域47个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07种,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82 个/m2。优势种类分别为彩虹明樱蛤、不倒翁虫、长叶索沙蚕。聚类结果显示,渤海海域大致可按地理位置分为4个群落。与历史数据的对比显示,传统的较大个体的底栖种类,如棘皮动物、双壳类,已经被更小个体的多毛类、软体动物所取代,底栖动物的种类结构表现出了小型化的特征,这与近年来渤海海域底栖动物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渤海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降解碳酸钙、镁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对岩溶地区岩石风化、成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筛选出能够促进碳酸盐岩风化、加快成土速率的优势根瘤菌菌株,将其与豆科植物建立共生体系,进行石漠化地区修复与治理,实验以分离自云南石漠化地区的9株豆科植物根瘤菌为研究对象,将9株根瘤菌接种于加有难溶性碳酸钙或碳酸镁的液体培养液中,28.5℃、160 r·min-1摇床培养15 d,于0、1、3、6、10、15 d取样2 mL,每个样3个平行;将样品加入到10 mL体积比5∶1的硝酸高氯酸消化液中浸泡过夜,放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至溶液澄清透明,分别用含La3+2%的盐酸溶液定容至10 mL,空白用同样方法处理;最后采用原子火焰吸收方法测定样品中Ca2+和Mg2+含量,筛选出对碳酸盐岩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碳酸镁具有强降解作用的根瘤菌菌株。结果表明:热带根瘤菌Rhizobium tropici (SWFU09)和根瘤菌Rhizobium sp.(SWFU02)对碳酸钙降解作用最强;对碳酸镁降解作用最好的菌株为根瘤菌Rhizobiumsp.(SWFU03)、热带根瘤菌Rhizobium tropici(SWFU05)和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SWFU01)。溶液pH值对碳酸镁降解作用具重要的影响,对碳酸钙降解作用影响不大,说明根瘤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对碳酸钙和碳酸镁降解作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也可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配体(基)吸附碳酸钙和碳酸镁表面,与水体中的成分形成复合物,改变溶解的平衡,置换出Ca2+和Mg2+。  相似文献   
14.
以2003年、2009年2期Landsat-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2003年-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转换矩阵,对环胶州湾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2009年环胶州湾区域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表现为耕地、养殖区和盐田大幅减少以及城市扩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点扩建。6年来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很快,年均变化速度达到1.29%。社会经济因素是环湾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的直接动因,环湾区域的出口加工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和黄岛区石化基地等区域的发展和兴建,以及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引进造成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2011年对胶州湾主要营养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富营养化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对胶州湾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浮游植物生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胶州湾富营养化严重的海域主要集中在胶州湾东北角及北部海域,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减轻的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3月份整个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最低,10月份富营养化程度最重。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胶州湾北部海域生境质量一般,其余海域生境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6.
了解铁路职工血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收集2021年某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31 415名铁路职工的体检资料,对SUA、HUA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铁路职工血尿酸水平为(377.00±91.94)μmol/L,男性(391.31±86.17)μmol/L,女性(290.1±76.81)μmol/L;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1.43%,男性HUA患病率33.78%,高于女性患病率(1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31,P<0.01);不同年龄组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98,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7.239,P<0.01),其中男性HUA患病率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系统间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16,P<0.01),机务、工务和供电系统HUA患病率高于其他系统。该地区铁路职工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年轻化趋势明显,应引起重视并加强职工的HUA与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评估方法,结合国内研究现状,选取了3种Brey模型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通过2015—2017年连续3个季度对胶州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最终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与其他海域相比具备较高的水平,次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夏季为最高;湾内高值区位于湾顶中部红岛以南到向西偏移至大沽河口和红石崖附近。分析发现历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保持稳定,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资源的变化是造成次级生产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推荐使用Brey(2012)模型来估算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春、夏、秋季的估算结果分别为880.17、1 537.64、458.33 kJ/(m~2·a)。  相似文献   
18.
采用RT-PCR法和3',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从淇河鲫脑垂体RNA克隆出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cDNA.此cDNA全长1 191 nt[含Poly(A)14 nt],其5'端非编码区长55 nt,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AF)长633 nt,3'端非编码区长503 nt.由其推导的GH前体由21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氮端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淇河鲫与同目的鲫鱼、鲤鱼、团头鲂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6.2%、91.5%和88.6%;与不同目的胡子鲇和鳗鲡的同源性分别为74.6%和49.5%;与哺乳类的家鼠和人等的同源性低于40%.图3参30  相似文献   
19.
吉拉克凝析气田是塔里木油田最复杂的大型凝析气田之一,其采用两套不同的凝析气处理方法,工艺较复杂,制约装置平稳生产的因素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应用HYSYS流程模拟技术,完成各单体设备处理流程模拟和天然气处理全流程模拟,提出了降低能耗和增大液化气收率的工艺生产全流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环保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潮流冲击下,黄石的环保产业也有明显的发展。但是,发展程度及其相关信息由于目前没有专业对口的管理体系,情况不十分清楚。为了摸清这些情况,我们按照省、市环保局的布置,组织人员对黄石的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黄石市环保产业概况问)基本情况:据调查,截至1997年底黄石市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工7家,其中企业12家、事业单位5家。从业人数728人,固定资产总数为2556.8万元,环保产值年总数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