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2015年6—8月重庆市沙坪坝区大气污染物连续监测数据和LVCJY-02气象数据采集仪获得的同期降水数据,分析夏季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日降水强度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有影响。当日降水量小于5 mm时,降水对大气污染物清除能力较小;当日降水量大于5mm时,污染物清除效果随降水量增大而增大,日降水量越大,清除率越大,空气质量越好,最大清除率可达48.55%。夏季降水强度对各大气污染物平均清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M_(10)、SO_2、 PM_(2.5)、NO_2和O_3。2)日降水时长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0~5 h时长降水对大气污染物平均清除率为负值;5~10 h时长降水对PM_(10)平均清除效果最好,为6.17%;10~15 h时长降水对NO_2平均清除率最大,为50.67%;15~20 h时长降水对SO_2平均清除率最大,为59.76%;夏季降水时长对SO_2平均清除率最高,随后依次为PM_(10)、NO_2、 PM_(2.5)和O_3。3)累积降水量与PM_(10)和 PM_(2.5)浓度多呈负相关,随着累积降水量的增加,大气颗粒物浓度会有降低,但累积降水量与气态污染物的相关性不如大气颗粒物。  相似文献   
52.
重金属是海洋沉积物中一类主要的污染物,其累积和释放能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针对2007年在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获得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数据首先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最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推断了各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广西北海近岸海域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与前人研究相比总体变化不大,仅有Cr和As两种元素在部分区域超过沉积物标准第二类和第一类指标值。Pb、Zn和Hg之间相关性显著。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边中部偏高,明显受到了陆缘输入和北部河流入海效应的影响。研究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上较低,为低潜在生态危害等级。有机物贡献及沉积物对海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是Zn、Pb、Cd、As和Hg元素在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主要来源,Cu和Cr可能更多来源于本地沉积物自身。  相似文献   
53.
针对贵州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为提高雷电风险评估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利用Delphi7.0,采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程序设计,Firebird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集闪电资料自动分析、建筑物及区域评估、磁场强度分析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计算等功能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相融合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本文从功能设计、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和实现、特点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  相似文献   
54.
变化检测方法作为遥感信息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灾害监测中已得到了一定应用。然而基于遥感图像灰度信息的变化检测方法,其阈值选取受到传感器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伪变化"信息影响。由于纹理特征具有移不变特性,可以利用地物空间结构信息开展变化检测,从而避免图像灰度"伪变化"信息的影响。该文在现有变化检测技术流程之上,通过纹理特征参数的分析,结合基于贝叶斯的图像阈值分割技术,建立了基于纹理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并应用在汶川地震前后的福卫-2影像,与基于光谱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55.
根据郑州市地下水均衡场1991~1996年地中渗透仪实测资料.分析了潜水蒸发与气象因素、埋深、土壤岩性及降雨入渗的关系。研究表明;潜水埋深较小(不大于1.0m)时,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在动态分布上显示出极大的相关性;潜水蒸发随埋深增大急剧减弱;毛细上升高度和渗透性结合得比较好的土壤潜水蒸发较大;在埋深较小(不大于1.0m)时.单次集中降雨入渗对潜水蒸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6.
鲜甘薯发酵生产高浓度乙醇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乙醇作为燃料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高浓度发酵技术是一种生产燃料乙醇的新兴技术,有利于降低乙醇的生产成本.本研究采用酿酒酵母以鲜甘薯为底物进行了快速高浓度乙醇发酵的研究.对高浓度乙醇发酵的影响因素如发酵促进剂种类和浓度、无机盐、维生素及初糖浓度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确定最适发酵促进剂为B,浓度为1.20 g kg-1,不需要添加无机盐和维生素,初糖浓度为270 g kg-1.在最适条件下,28 h可生产乙醇132.86 g kg-1,乙醇发酵强度达4.74 g kg-1h-1,发酵效率达91.44%.发酵规模放大至10 L时,28 h可产生乙醇131.71 g kg-1,乙醇发酵强度为4.70 g kg-1h-1,发酵效率为90.53%.图3表3参16  相似文献   
57.
中国高浓度含氟水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水体除氟迫在眉睫.研发除氟效果好、价格便宜的吸附材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水体除氟具有重大的意义.硅藻土(Diatomite)因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型、环保型材料近年来在工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的氟化物(F?)进行吸附研究,采用了SE...  相似文献   
58.
以甲苯为吸收对象,市售0号柴油为吸收剂,采用静态气液平衡与动态吸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0号柴油对甲苯的吸收特性。气液平衡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浓度和温度范围内,0号柴油与甲苯的气液平衡符合亨利定律。动态吸收模拟实验表明,废气中甲苯浓度对0号柴油的吸收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大,0号柴油的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增大,吸收饱和时间减少。计算发现,当动态吸收达到饱和时,0号柴油对甲苯的吸收量远低于理论吸收量,但随着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在缩小,这可能与动态条件下气液相接触时间较短有关。实验发现,在吸收过程中,0号柴油中有少量的轻组分逸出,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吸附等其他过程结合来消除。  相似文献   
59.
堤坝蚁穴系统的水力-岩土模型及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堤(坝)身蚁穴系统由蚁路及其周边白蚁活动范围内的土体构成,因土栖白蚁的生物化学作用,其表现出与围护土层完全不同的性质.将有关条件适当简化后,整个蚊道可简化为一个具有两弯折头的自由出流短管系统的水力-岩土计算模型.当洪水水位涨至蚁穴系统之上时,可按泄水短管计算;当洪水水位退至蚁穴系统最高点之下时,可按虹吸管系统计算.通过对蚁穴系统的水力变化特征、岩土工程特性及其相互间共同作用的分析与计算,可较准确地预测堤身的破坏点位置.同时,根据其破坏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化发展。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如何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重点任务,切实加强工作保障,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