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综述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以苯乙烯为例,参考欧盟SEBC体系,建立了危险化学品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卡,内容包括分类、索引号及纳入名录,理化性质及行为特征判断,健康危害及防护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4类信息。建议进一步筛选海洋污染事故涉及的典型或高危化学品,细化SEBC体系,加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构建适应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监测需求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2.
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代表团赴法考察,带回一些资料,这里选登部分题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气体扩散电极降解酸性红B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t/C气体扩散电极(GDE)为阴极,对酸性红B溶液进行单室电解和双室电解.单室电解中,以GDE为阴极,效果远优于石墨阴极,H2O2生成量为石墨阴极的10倍,在pH=1时,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电解40min,脱色率为78.3%.通过分室电解,对酸性红B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阳极区为阳极的直接氧化,受pH值、Fe2 和O2的影响较小;气体扩散阴极为通过还原O2生成H2O2,然后分解为羟基自由基,氧化有机物,受pH值,Fe2 ,O2的影响较大.当pH=3,Fe2 浓度为50mmol·l-1,空气流量为180L·h-1时,电解80min,阴极区的脱色率为94.2%,COD去除率为66.8%,而阳极区的脱色率为73.3%,COD去除率为56.2%,电流在阳极区和阴极区的利用效率加起来计算的“表观电流效率”达到145.3%.  相似文献   
104.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抑制和杀藻作用.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较低浓度下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增大用量,可直接杀灭藻细胞.生长延滞期的藻细胞对鼠李糖脂的作用更为敏感.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鼠李糖脂对绿藻生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在低浓度下对中肋骨条藻和湛江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也很弱,鼠李糖脂的浓度增至5.0mg/L 以上时,对中肋骨条藻和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用复极固定床电解槽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复极固定床电解槽处理模拟硝基苯废水,考察了电解电压、N2SO4质量浓度、pH、硝基苯的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在Na2SO4质量浓度为1000mg/t、电解电压为40V、初始pH为10的条件下,复极固定床电解槽对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的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硝基苯去除率可达到82.8%。探讨了复极固定床电解槽电化学降解硝基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6.
新型转式垃圾焚烧炉焚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转式焚烧炉稳定燃烧工艺和有机垃圾在新型转式焚烧炉中焚烧过程HCl和NOx释放和控制特性。结果表明,新型转式焚烧炉采用二次燃烧技术,能有效控制和降低二次污染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7.
RTV涂料表面特性与瓷、玻璃表面不同,积污的规律存在差异,对涂覆RTV涂料的特高压线路进行绝缘子积污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污闪工作。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场的分布,并以四支±800 k V线路带电运行的绝缘子进行积污规律的研究,通过分别测试绝缘子上下表面的等值盐密(ESDD)、灰密(NSDD),分析了特高压RTV绝缘子的积污规律。研究发现电场影响RTV绝缘子的积污,电场强度大的位置污秽度高一些,自然环境和涂料自洁性对特高压电场下RTV绝缘子的积污其主要作用,风吹和雨水清洗对积污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构建室内微宇宙系统,运用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法,解析混合处理组中各有机组分代谢释放的CO2含量,探讨相对易分解碳源的输入对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对易分解碳源的处理组中,CO2排放量明显升高, 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5.49%(单次添加组)、52.61%(重复添加组)和57.65%(连续添加组),分次添加模式明显造成更高CO2排放量.各组中由沉积物矿化产生的CO2排放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92%(单次添加组)、24.26%(重复添加组)、27.40%(连续添加组).尽管不同添加模式下,各组均表现为正向共代谢效应(即促进沉积物有机碳分解),但在培养结束时整体有机碳含量均净增加.葡萄糖促进了沉积物有机碳的矿化能力,但对自身代谢影响较小.考虑到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爆发频次和范围都进一步增加,藻类碎屑源源不断激发的共代谢效应不可忽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湖泊沉积物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09.
蓝藻腐解对水中营养盐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密度藻类腐解过程对水体营养盐再分配的影响,在太湖藻类聚集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进行室内加藻模拟实验,共设置B、C、D 3组加藻密度分别为2500、7500和15000 g·m-2的处理组,监测蓝藻腐解过程中上覆水体的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氨氮(NH_4~+-N)、总氮(TN)及总磷(TP)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蓝藻腐解会使水体DO和Eh迅速下降,最终分别维持在0.1 mg·L~(-1)左右和-300~-400 mV之间,水体处于厌氧强还原状态;同时,厌氧强还原条件又加速了蓝藻死亡腐解过程,促进了藻体营养盐向上覆水的扩散,B、C、D组营养盐含量分别于实验第6、第10和第14 d达到峰值,TN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6.67、43.41和67.82 mg·L~(-1)·d~(-1),TP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3.30、5.53和8.35 mg·L~(-1)·d~(-1),NH_4~+-N浓度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7、51、125倍,水体形成明显的氮磷污染负荷,且蓝藻衰亡导致的上覆水TN浓度升高持续时间较TP浓度升高持续时间要长.研究表明,蓝藻水华腐解过程中向上覆水体释放了大量的有机物和可溶性营养盐,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诱发湖泛发生,也为蓝藻水华再次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齐晓光  张磊  范红威  黄大为 《安全》2011,32(9):29-31
近年来,在地下有限空间等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发生中毒死亡事故呈多发态势。据统计,鞍钢最近5年共发生9起伤亡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7起发生在受限空间作业。为了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